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新兴产业>教育文体

教育文体

2021年语言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规模研究预测及未来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2021语言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规模研究预测及未来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1)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①语言服务行业大而分散:目前,语言服务行业呈现出总体市场规模大,但企业规模较小的特点。根据《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提供的语言服务供应商公司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15日,行业内主营业务为语言服务机构有9,428家,相比2015年增长27.94%,平均营收规模仅为319万元。

2015、2020年语言服务企业数量及平均营业收入情况

 图片1.png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我国语言服务行业顶端企业数量少,规模大,总体营业收入在市场总体占比较小。《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15日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在营语言服务企业占比93.57%,产值贡献度为64.79%,而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企业仅占比2.72%,产值贡献度达到20.25%。

语言服务企业注册规模及产值分析

图片2.png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②服务的场景多元化、多样化:翻译需求广泛存在与政治、经济、文化、工业、生活、教育等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语言需求。翻译需求的大型项目可能涉及上亿字,语种可能会同时需要翻译为几十个语种,比如某公司需要全球同步发布一款产品,这样的大型项目越来越多:而最小单元的翻译需求可能就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碎片化的翻译需求海量存在,而且对翻译速度的要求时效性很强;另外,视频翻译、电话口译医疗远程口译、旅游翻译等各种场景的需要也亟待解决,市场呼唤更为灵活、便捷的服务形式出现。

③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组织及生产产能低效:由于语言服务行业大部分公司都是小微企业,对采用技术手段改进管理和质量方面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资金,没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多企业仍处于落后的作坊式翻译生产模式和业务流程,出现生产组织低层次重复、产能资源组织效率低成本高、技术短缺匮乏、数据资源分散,信息收集整理难度高、流程质量控制能力弱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行业内企业资源账期压力大,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弱。

④MTPE(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服务)普遍运用,人机共译成为行业主流:MTPE模式是目前语言服务行业所通用的人机共译方式。MTPE模式是在面对大量的翻译文本,译员先用机器翻译预翻译一次,之后人工在机器翻译给出的翻译基础上进行译文的修改,从而加快翻译效率。根据中国翻译协会报告统计,我国语言服务企业使用MTPE模式生产的企业数总体占比由2016年的17.2%上升至2018年的27.1%,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呈现出连续较大规模增长。

但在MTPE服务模式下,对机器翻译引擎准确度高度依赖,句对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并且缺乏上下文之间的关联信息,而语言承载了人类的知识、文化、情感、逻辑等信息,这些信息很难从单一维度的双语句对中获得,译员仍需将译后文稿重新审阅校对,相比传统人工翻译提升效率依然有限。因此,基于在翻译过程中机器动态提示和建议的人机交互模式将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人机协作新的主流模式。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

(2)语言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①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在全球化进程和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行业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交流与发展的基础性支持产业,全球语言服务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度语言服务行业报告,外包语言服务和技术市场的总体营业收入在2018年达到465.2亿美元,同比增长7.99%。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语言服务产业总体保持持续增长,预计2019年达到496亿美元。

2010-2019年全球语言服务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片3.png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从体量上来看,各区域市场的占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欧洲和北美经济最为发达,2019年欧洲和北美语服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6.51%和40.24%,亚太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98%,相比2018年占比上升1.97个百分点。

从各区域增速上来看,亚太和非洲将成为增长较快的地区,超过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今天,各国之间交流日益成为常态化,语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是大势所趋,国际争端的增加并不会导致市场的萎缩。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整体增速受新冠疫情影响虽短期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仍会保持增长态势。

②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我国语言服务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9》,2018年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总产值为372.2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3.59%,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语言服务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国际化程度提高及经济全球化业务发展需要,语言服务业务由传统的小范围需求,不断向大型项目、小语种、商业模式创新、涉外需求等方面转变。伴随我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要,语言服务业的发展深度、广度进一步延伸扩展。

(3)所属行业在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方面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人类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巨大的信息量和多样的承载形式已经让传统的语言服务模式无法应对。而目前人工智能与语言服务结合还主要在机器的自动或辅助翻译上,质量稳定的规模化生产是目前传统语言服务行业普遍难以逾越的障碍。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商业模式、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面革新,将为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质的变化,语言服务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的相辅相成,正形成全新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和行业认知的深入,不同形态的语言产品将不同程度地融入新的技术平台,未来语言服务业的发展无疑会进入“语言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全链条应用是必然趋势。

机器翻译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机器翻译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迅速发展,跨语言的网络资源不断呈几何级数增长,迅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机器翻译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年机器翻译市场仍将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将达到13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79%。

2018-2022年中国机器翻译市场规模分析

图片4.png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除机器翻译外,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服务业中的应用环节也将逐步增多,未来或将实现全链条的AI化,赋能译前处理、组织调度、术语管理、成果交付等多环节,促进人工智能语言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增长。目前翻译硬件唤醒了过去付费渗透率较低的消费端出入境市场,与人工智能语言科技服务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人工智能在语言服务翻译环节产生的价值则更多以软件形式存在,在机器翻译为人类译员承担了20%-30%的工作量(这一环节成本占比约40%)的现状下,产生了28.6亿元的市场价值。假设未来若机器翻译实现技术突破,能够向译员进行多维度学习,在更大程度上帮助译员工作,则通过机器翻译效果提升可能实现承担50%的翻译工作,同时假设智能任务调度为项目经理承担30%的工作(这一环节成本占比约40%),则基本实现对语言服务全产业链的提升,合计可实现在语言服务业中30%以上的渗透率,即在2022年拥有175亿元存量市场,相当于届时目前技术水平下的机器翻译软件服务2.3倍的市场;与此同时,如果能建立新型机器翻译系统,解决机器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知识和翻译风格的问题,提升机器翻译引擎的准确性,可帮助译员翻译速度较大提升,拓展语服务业的市场边界,带来可观的市场增长空间,这一增量市场也有充分的需求支撑:一方面,5G的发展也将促使快捷海量多语讯息尤其是音视频讯息的传播,翻译需求将随着连接和传播能力的提升而自然增长。另一方面,正如网约车的兴起带动了打车出行市场攀升,便捷、低成本的语言服务工具也将激活市场潜在需求。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机器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评估报告

②生产的组织模式趋于智能化:借助互联网,语言服务行业实现了市场进一步下沉,特别是在线翻译任务交易平台的兴起,使得许多B端客户碎片化、小规模的繁杂需求得以被激活,C端客户也从免费使用翻译产品模式开始向部分用户通过付费获取较高质量的翻译服务发展,这类需求定制程度不高,目的是快速获取具有一定专业度的翻译结果。在此背景下,过去语言服务业以行业客户的高度专业化、定制化需求为主,而在互联网时代,标准化交付需求快速増长,传统依靠项目经理人工分配翻译任务的方式面临效率瓶颈。同时,译员来源渠道也更加广泛,译者提供服务的灵活性特征突出。

过去几年机器翻译开始成为译员翻译的辅助工具,已经初步实现由科技替代部分人力,而在语言服务链条核心环节——项目管理中,人工智能渗透还较少,绝大多数企业仍旧是依靠项目经理进行任务调度。行业现状中供需两端的指数级增长决定了传统的组织调度模式将产生变革,需要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提升对接效率、提升翻译效率。

③开放的赋能平台促进产业整合: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将逐步向工业化迈进。标准化的产品、规模化的生产、流水线式的作业将是人工智能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翻译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传统翻译公司的规模和响应速度都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着语言服务行业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行业内的领先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并实现资源的智能分配和应用,率先搭建开放创新平台,利用平台整合译员数据、语料库及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资源,从而吸引传统翻译公司,借助开放平台的技术能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实现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