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房产建筑行业

房产建筑行业

智慧社区、智慧养老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预测及项目可行性研究

智慧社区、智慧养老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预测及项目可行性研究

 

(1)社区安防智能化现状:2022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相比2021年末增长了0.71%,而同期美国、日本、韩国的城镇化率为75%-90%,我国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的城市人口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国务院2017年1月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期发展目标,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30年将达到7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5%。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将加大对楼宇对讲与智能家居等社区安防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上升,为人们追求居住环境的安全、便捷、舒适提供了经济基础,将带动建筑智能市场需求。

中国城镇化率的持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扩大,将促进人们对包括社区、商业综合体在内的建筑智能化的需求,这也同时扩大楼宇对讲、智能家居等社区安防智能化产品的市场规模。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智慧社区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

(2)建筑智能化市场运行现状:近年来,伴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便捷性、节能环保等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建筑智能化行业参与者开始关注整个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社区安防智能化产品与服务的水平。

近年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新技术的互相融合及在建筑智能化行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云计算:建筑智能化系统为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设置大量的互联设备对环境及用户行为进行实时动态地感知与采集海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运算。传统的本地化算力部署模式难以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而云计算技术使用的分布式存储与计算、虚拟化及平台化管理等模式则可解决这类难题。传统IT体系的建设、运维及扩张成本高,在服务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灵活性低,新应用开发的拓展性差。

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其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的共享池,这些资源可被迅速提供并发布,同时实现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干预的最小化。相对于传统IT体系,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强,并随着云计算平台用户数量的增加,大幅降低边际成本。对于用户而言,利用云计算技术可省去本地部署的建设和运维费用,还可按具体业务需要按需付费。

云计算作为新型科技基础设施,已被各大国家纳入国家级战略。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云计算正被产业视为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对于建筑智能化行业,云计算的创新应用将有利于改善用户体验和系统运行效率。

2、人工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软件与硬件产品均在快速迭代。新的加速硬件开始融入基础架构,采用了深度学习、智能化的人工智能软件系统不断替换上一代基于规则的系统。

未来,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社区安防智能化产品,将能从外部环境及用户行为中收集信息和数据,并与建筑智能化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协同和交互,对外部环境、经济性、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建模、分析与决策,驱动执行器进行工作,实现各种建筑智能化设备的自动控制与调节,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3、物联网:随着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万物互联”的成本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将促进其在建筑智能化行业中的应用和普及速度。原来在安防和智能家居等建筑智能化领域的独立设备,将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互相连接到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同时,5G商用进程加快,凭借其超低时延与超高可靠性,将有效解决现阶段物联网通信过程中的实时、智能、安全及隐私等问题,5G的应用落地将加速物联网的发展。

(3)智慧养老市场现状: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巨大,并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从2000年的0.88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1.91亿人;2020年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13.5%,老年抚养比已接近20%;截至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922万人,人口比重相较2021年上升0.7%,“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正成为社会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守护及健康检测等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巨大。由于大部分家庭的劳动人口不能守候在老人身旁,智慧养老成为养老的最佳选择。

智慧养老是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集成应用于服务老年人的家庭、社区及机构,为其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行的政策之一。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多个政策鼓励发展智慧养老产业,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发展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产业,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辅助性等方面的产品,大力发展养老相关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

围绕智慧养老需求,具备智能交互、亲情守护及健康监测功能的楼宇对讲及智能家居产品相继推出,并针对社区、家庭、养老院等空间进行智能化改造,真正实现了智慧安防与智慧养老服务的创新结合,为上述产品或服务带来新的需求。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

(4)智慧社区市场运行现状: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并可持续运营的社区形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3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能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慧化管控;要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快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之后,多个二三线城市已开始智慧社区的建设,通过政策支持、与运营商合作及建立示范小区等形式开展。我国住宅建设投资规模巨大,为智慧社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2021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14.7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35%,其中,住宅投资额11.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6.4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例为75.34%。我国持续增长的住宅施工面积亦为智慧社区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三年,我国住宅施工面积连续增长,其中,2021年的住宅施工面积为69.03亿平方米,较上年增长5.29%。2022年受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和施工面积等指标均出现下滑,但是随着下半年利好政策的推出,预计房地产市场将引来复苏。

房地产行业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竞争加剧。部分房地产企业选择通过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加强竞争力,更加重视智慧社区建设为客户带来的价值,如应用先进技术、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安防、物业管理、教育、医疗、政务、出行、停车管理、商业服务、养老、智能家居等资源进行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全新的体验。随着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将持续扩大相关的安防、智能家居等产品及建筑智能化的市场需求。

(5)商业综合体市场前景:“商业综合体”的概念源自“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以其高度集中的功能,丰富了线下消费场景,满足了人们碎片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商业与商务活动的发展。相对于近年来传统的购物中心、商务办公楼的运营模式出现衰退,商业综合体运营模式能更好地刺激消费,带动商业地产业发展,是商业地产发展的趋势。

2019年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带动的零售消费市场规模已达39.40万亿元,随着近期中国各城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相继竣工及投入运营,预计到2022年城市商业综合体带动的零售消费市场规模将达50万亿元。2021年,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持有及运营面积均值为464.6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3.70%;从租金总收入方面来看,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租金及运营收入均值为28.70亿元,在上年低基数下,同比增长20.20%,两年平均增长12.10%。百强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性物业持有面积和租金收入的增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下的商业地产发展成效,成为房产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因此,商业地产及物业将成为未来房产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更有效的提升客户体验,加强自身的管理规范化需求,商业综合体经营者通常会在关键场景上实施建筑智能化改造,包括视频监控、报警、门禁及停车场等。从整体来看,商业综合体在人脸识别、智能停车场、客流统计、安防及消防联动等智能化改造方案上需求较大。商业综合体的逐步发展成熟,也扩大了更多场景、更大范围内的建筑智能化改造需求空间。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