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

2023年中国医用锥形束CT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市场发展全景分析、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空间分析预测

2023年中国医用锥形束CT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市场发展全景分析、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空间分析预测

 

(1)医用锥形束CT产业链现状:锥形束CT行业是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重要分支,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X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等硬件生产商以及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等软件供应商,中游是专业化的锥形束CT生产商,下游主要为医疗机构。

医用锥形束CT产业链分析

图片7.png 

锥形束CT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X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机械零部件、电子零部件、计算机等硬件供应商以及提供各类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存储服务的软件供应商。其中,X射线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是锥形束CT的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数家成熟的专业供应商,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核心硬件,因此对于国内锥形束CT生产商来说,核心部件的采购来源差异不大。另一方面,国内上游供应商已能生产大部分锥形束CT零部件,且具成本优势,能进一步保障供应链安全。

锥形束CT产业链的中游为锥形束CT设备生产商,主要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开发、软件开发、工艺设计及设备生产等工作,通过外采解决核心硬件的供应。由于上游核心器件的采购来源差异较小,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软件设计以及锥形束CT重建算法、图像处理算法等技术是不同厂商设备差异的主要来源,也是厂商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锥形束CT产业链的下游为医疗机构。由于锥形束CT的出色成像性能,设备可以应用于口腔、耳鼻喉、骨科等需要对细微解剖结构进行影像检查的领域。

(2)锥形束CT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空间分析:目前医用锥形束CT主要应用于口腔诊疗、放疗等领域,预计未来在耳鼻喉、骨科等专科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①口腔诊疗领域的应用及市场规模:从应用场景来看,锥形束CT设备在口腔诊疗领域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已经逐步成为口腔诊疗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图片8.png 

在锥形束CT产品进入中国口腔医疗领域的早期阶段,市场被进口产品垄断,产品价格较高,仅口腔专科医院及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室能够负担高额的设备价格,民营口腔门诊受限于资金实力,大多选择牙片机等传统影像设备进行诊断。随着国产锥形束CT设备厂商的崛起,国产设备性能不逊于进口设备,并且具有更好的本地化服务,性价比突出,民营口腔门诊开始逐步采购国产锥形束CT设备置换传统影像设备。同时随着我国口腔医疗诊疗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民营口腔门诊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过去几年民营口腔门诊成为了国产锥形束CT设备的主要采购群体。而口腔专科医院及综合型医院对国产设备的认可度也日益提升,近年来其设备采购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

我国口腔锥形束CT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良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结合目前国内口腔锥形束CT渗透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来国内口腔锥形束CT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预计2025年当年预计设备增量市场23.8亿元,更新市场规模29.7亿元,总市场规模53.5亿元,较目前仍有一倍以上增长空间,国内口腔锥形束CT未来预期市场潜在空间广阔。

②在放疗、耳鼻喉诊疗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及市场规模:锥形束CT在对高密度组织或器官的影像检查方面具有成像佳、辐射剂量低、成本低的优势,除口腔诊疗领域之外,在精准放疗领域也有所应用。通过锥形束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形成病灶区域的三维重建图像,从而判断患者肿瘤三维方向上的位置误差数值,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此外,近年来国内外机构逐步开始了在耳鼻喉、骨科等领域应用的研究,公司即将推出的双源双探锥形束CT即应用于耳鼻喉领域。目前市场上专业的耳鼻喉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尚未普及,医院还普遍采用通用型螺旋CT进行耳鼻喉的影像检查。锥形束CT由于其高精度分辨能力,可对耳鼻喉细微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成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耳鼻喉锥形束CT能够帮助医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提高术前方案合理性、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复查准确性,对于科室医疗水平(尤其是耳科)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我国医院总数为35,394家,其中综合医院为20,133家。综合医院中大部分设有耳鼻喉科室,目前大多数科室均未配备耳鼻喉部位的专业医疗影像设备,以每家具有耳鼻喉治疗业务的医疗机构需采购一台专业耳鼻喉影像设备的密度进行估计,未来市场中耳鼻喉锥形束CT保有量有望达到2万台以上,如果考虑分级诊疗带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释放,预计未来耳鼻喉锥形束CT整体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医用锥形束CT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

(3)锥形束CT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目前锥形束CT设备广泛应用于口腔诊疗领域,在耳鼻喉等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锥形束CT市场的发展短期内主要来源于口腔诊疗领域的需求增长,在耳鼻喉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则主要影响中长期的市场发展。

①口腔锥形束CT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A、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全民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错颌畸形发病率达70%以上,35-44岁居民的牙龈出血检出率达87.4%,较前次调查相比上升10.1个百分点,恒牙患龋率为89%,牙石检出率为96.7%,平均存留牙数为29.6颗,仅有67.7%的人群牙列完整;在儿童及老人群体中,牙周健康情况同样不容乐观,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1%,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相较前次调查均有所上升,66-7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98%,牙石检出率为90.3%,平均留存牙数为22.50颗,18.3%的人牙列完整。由于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加工含糖食品以及含糖饮料摄入量增加,龋病以及其他牙病的发生风险有所提高,我国居民口腔健康仍存在很多问题。

B、居民健康意识增加、医疗消费观念改善:我国口腔服务行业规模稳中有增,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及稳定增长的经济背景下,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潜力较大。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85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1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除,预计未来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我国口腔医疗消费意识也在提升。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调查中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0%、43.2%。居民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上述数据均说明我国口腔医疗消费意识在提升。

C、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少但增速快:我国口腔医疗机构设立增速较快,但数量尚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统计,我国口腔专科医院从2012年的344家增加到2020年的945家,复合增长率为13.46%。截至2019年我国口腔医疗机构规模约为10万家,诊所约占88%,综合医院(口腔科)约占11%,口腔专科医院等约占1%,中国口腔行业以高于GDP增速50%-10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是全球口腔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尽管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快速增长,但口腔专科医院的比例较低,且口腔医疗机构总体数量相较于发达国家人均配备水平仍处于较低位置。同时随着居民口腔诊疗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机构对于口腔影像设备具有较强的采购需求,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D、我国口腔诊疗机构设备配备比例较低,对影像设备需求较高:目前,我国口腔CBCT设备主要集中于大型医院或一、二线城市的民营诊所,这些医疗机构规模较大,患者流量较多,资金实力也较强,因此在口腔CBCT设备上市的早期就配备了相关产品;但对于基数更大的小型医院、民营诊所等基层口腔医疗机构,由于其自身规模限制,口腔CBCT设备配备比例仍相对较低。

口腔CBCT设备能够给诊所带来更多经济效益。首先,口腔CBCT能够提升诊断的速度和精度;其次,口腔CBCT能够扩展诊所口腔疾病诊疗范围,提升业务规模,因此口腔医疗机构对于口腔CBCT设备的采购需求较高。其中,多功能口腔CBCT因其能够有效降低屏蔽间的成本,广受基层口腔医疗机构欢迎。

②耳鼻喉锥形束CT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A、耳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听力下降、眩晕及耳鸣是耳科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听力下降所致的听力残疾,是七大类残疾中比例最高的一种,而儿童听力残疾还可导致言语残疾。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听力残疾人总数已达2,780万人,约占人口总数2%,单纯听力残疾人数达2,004万人。眩晕和耳鸣的人群发病率同样较高,根据《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普通人群头晕/眩晕患病率为3.3%~4.1%,1年内复发率可达37.7%,12%~40%的患者可出现日常活动受限,超过1/4的患者存在焦虑相关症状。老年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内耳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眩晕发病率分别为49.4%、68.7%和84.8%。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耳鸣在成年人群中患病率达10%~17%,耳鸣在儿童的患病率也高达3~10%。

B、耳鼻喉专用锥形束CT在耳科疾病诊断中优势明显:在耳科疾病成因中,约90%听力下降患者源于颞骨区病变,约40%眩晕患者的病理改变位于内耳前庭系统,约5%耳鸣患者发现颞骨部位解剖异常。颞骨内涉及听觉及平衡觉的中耳、内耳关键结构体积微小,形态复杂。例如中耳听小骨之中的镫骨由前脚、后脚和足板组成,其中足板厚度约0.1~0.3mm,镫骨畸形和耳硬化症分别是导致儿童和成人传导性耳聋的常见疾病。前庭导水管内开口于内耳前庭,远端开口于颅内,分近端、中段和远端,是维持内耳与脑部液体循环平衡的主要通道,近端和中段管道直径约0.3mm。超高分辨率耳科专用锥形束CT成像设备,对中耳畸形、内耳畸形、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听力下降类疾病和前庭性眩晕、血管性耳鸣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医学临床可用于颞骨区域检查的通用型螺旋CT和口腔锥形束CT对颞骨精细解剖结构成像都难以达到临床期望的精度要求。通用型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1.0~1.5lp/mm;口腔锥形束CT空间分辨率一般为1.5~2.0lp/mm,都不能清晰显示和准确测量上述重要解剖结构。朗视仪器研发的耳鼻喉双源锥形束CT设备则达到了3.0lp/mm的空间分辨率水平,填补了颞骨区域高分辨率成像设备的空白。

③锥形束CT设备在其他领域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医疗水平的进步离不开医学影像设备的支撑,只要有诊断需求,就需要准确、快速的诊断设备。锥形束CT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随着锥形束CT技术的不断提升,成像范围不断扩大、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不断提高,高精度的CBCT设备将在骨科等其他科室有更多应用潜力,设备应用价值有较大拓展空间。

综合上述驱动因素,随着患者诊疗需求的释放以及各类医疗机构的扩张和升级,供需两端将推动CBCT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容,医疗机构对于CBCT设备的采购将会稳定持续增长。

(4)国内外口腔锥形束CT的市场格局:

①国内市场:国产品牌逐步抢占外资品牌市场:1996年,第一台口腔专用CBCT设备NewTom9000于意大利面世,1999年进入我国市场。在2012年前,我国口腔CBCT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对我国口腔医疗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首先,机器设计及操作系统没有进行专门的本土化改进,对国内医师友好性不强;其次,进口口腔CBCT定价较高,超出了大部分口腔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诊所的承受范围;最后,进口口腔CBCT设备售后响应不及时,复杂问题需要国外工程师远程指导甚至上门维修,花费时间长费用高,对诊所机构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2012年后,以朗视仪器、美亚光电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相继推出国产设备,打破了外资品牌对国内口腔CBCT行业的垄断,逐步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相较于外资品牌,国产品牌具有如下优势:

A、系统设计符合国内医生操作习惯,软件系统均为全中文操作界面,同时可以无缝对接医院的管理系统,更适合国内医疗环境。

B、本地化服务更加及时、便捷。国内厂商能够利用本土化优势,建立本地备件仓库和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网络,响应更加迅速,维修时效更短。另外,国内软件迭代升级频率更高,用户更新也更加便捷。

C、国内研发生产所带来的超高性价比是拉动国产锥形束CT市场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D、国内医院接诊量大,患者情况复杂,国内厂家与国内医疗机构和医生沟通更加深入,学术交流频繁,能够及时了解临床深层次需求,进而不断升级改进产品,占据先发优势。

综上所述,国产锥形束CT厂商凭借产品设计贴近终端需求、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的本土化服务等特点,建立起竞争优势。

②海外市场:仍以国际品牌为主:目前海外锥形束CT市场仍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该类国外品牌在进入锥形束CT市场之前大多具有口腔医疗或者医学影像等业务基础,往往通过事业部拓展、并购等方式开展自身锥形束CT业务。相较国产品牌,其锥形束CT业务开展时间早、品牌知名度高,在海外具有广阔的销售渠道以及坚实的用户基础。目前海外市场主要的外资口腔医疗设备品牌包括卡瓦(德国)、森田(日本)、怡友医疗(韩国)、NewTom(意大利)等。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