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环保

2020年黑臭水体治理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空间预测

2020年黑臭水体治理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空间预测

党的十九大提出2020年以前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将污染防治攻坚战细分为“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共七大战役,黑臭水体在七大战役中排第三位,是国家治水的突破口和奠基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黑臭水体污染情况日益严重。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消除,从此正式拉开了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序幕。此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应配套细则,各省市积极发布黑臭水体治理方案,黑臭水体治理行业需求愈发提升。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称,我国36个重点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投资已累计达1,140亿元,而我国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已进入实质攻坚阶段。与此同时,2018年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指出对于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应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在国家行业政策的主推下,黑臭水体治理和相关产业链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在国家相关机构的监督和引导下,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目前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全部已认定的2100个黑臭水体中,已有1745个黑臭水体得到治理,占比达83%。正在治理中的黑臭水体个数为264个,而正在制定方案的黑臭水体数量为91个。这2100个黑臭水体分布在全国220座城市(全国共有295座地级以上城市),其中南方居多,且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生的几率相对较高。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黑臭水体总数全国第一,达到243个;安徽省的黑臭水体数量为217个,仅次于广东;湖南、山东、江苏、湖北和河南的黑臭水体数量均在100个以上。这些省市中,河南省的黑臭水体面积最大,超过760平方公里;黑臭水体个数较少的黑龙江(仅22个)的总面积达到了168.41平方公里;广东、四川、山西的黑臭水体总面积超过50平方米。我国的水污染销售收入和设备产销量规模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其中,2017年,设备产量为38.32万台,销售收入达到1407.56亿元。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未完成长度估算为1350.48公里,环保部、住建部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为黑臭水体治理与运营的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数据显示,村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从2010年的1748座增加到2016年的3530座,合计增长了101.95%;污水处理能力从962万立方米/日提高到1527万立方米/日,年复合增速8.05%。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装置个数从2010年的10732个增长到2016年的14584个,污水处置能力从634万立方米/日增长到1315万立方米/日,年复合增速12.93%。农村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路线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和分散式小型一体化处理设施两种。若全部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则对应的建造总投资约为4121.64亿元;若全部采用分散式一体化处理设施,则对应总投资约为13100亿元。

随着运营市场逐步打开,行业即将进入“治理+运营”双轮驱动、市场集中度提升阶段。2019年我国黑臭水体治理进入攻坚阶段。未治理黑臭水体的治理和已治理水体的维护需求仍较大,黑臭水体治理增长空间仍较大。水质提升任务重,投入金额超5000亿。黑臭水体治理仅仅是流域治理的一个分支,流域治理的整体市场远大于黑臭水体。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