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物联网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增长态势分析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智慧地球”提出以来,物联网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被认可,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8月,“感知中国”概念提出开始,中国的物联网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通俗来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物物相连,结合原有的互联网,突破时空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而如今又加入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深层次的需求。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需要综合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赋能传统行业。物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基础,因为没有物联网就没有大数据,更谈不上智能化,所以物联网建设通常是产业互联网建设的排头兵。据了解,物联网正在取代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产业的主要驱动,以物联网设备为例,2017年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已经超过手机用户数量,此外,以阿里、华为、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提出自身的物联网战略。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为此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出物联网产业全景图,为广大从业者、投资者提供参考。从产业来看,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上游的感知层、中游的传输层和下游的应用层。目前,物联网主要应用于个人、办公、汽车、物流、消费、资环、家庭、工厂和城市九大方面,全球物联网产值4—12万亿美元,涉及生活与工作方方面面。其中,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穿戴、智能医疗市场最为可期。从产业链来看,中国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环节产业链业已成熟,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备一定领先优势;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环节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有序发展局面,平台化、服务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明朗,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成熟度、标准化、成本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伴随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AI等相关技术标准与方案日趋成熟,物联网已经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技术标准化促进万物互联互通实现。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标准化持续推进,产业链各方力量致力于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缺乏技术标准的问题,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总体性标准、基础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在内的全球物联网标准化体系框架,目的在于促进物联网终端互联互通,加速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达4.65亿户。未来物联网市场上涨空间可观。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可行性预测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预测 2022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连接市场。我国运营商公共网络相对完善,有助于广域物联网应用拓展,我们认为未来 5 年国内广域连接占比将高于全球水平。报告指出 2016 年中国蜂窝连接数约为 1 亿部,按照工信部要求 2020 年中国 LPWA 连接数达到 6 亿部。我们预测 2022 年,中国物联网终端总数达到 44.8 亿部,其中蜂窝物联网 3.0 亿部、LPWA 11.3 亿部、局域物联网 30.5 亿部。
随着物联网规模的逐步扩展、物联网通信方式趋于多元化、物联网应用日益丰富,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通过物联网平台提升海量物联网终端的管理效率,加速物联网业务创新。同时,物联网平台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物联网设备与技术,收集到的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传统的计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需求。而AI则能填补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之间的空白,此外,AI可以实现更好地图像处理、视频分析,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