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研究及投资环境可行性分析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生态系统保护。生态修复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子领域,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基石。
生态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包括湿地系统、森林系统、土壤系统等。东珠生态的生态修复业务主要涉及湿地系统的国家湿地公园、森林系统的国家储备林和沙漠系统的国家沙漠公园。
政策现状: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政策持续加码。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新的高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代、利在千秋,关系重大,并将美丽中国纳入强国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201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1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安排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重点工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生态环保投资屡创新高,投资增速位居基建细分领域之首。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生态修复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生态环保投资完成额从2013年的1416亿元高速增长到2019年的7388亿元,六年复合增长率达32%。2017年下半年起,基建投资增速从20%水平逐步下滑至0%左右水平,2018Q4企稳后,2019年基建全年保持3%左右的温和复苏,而生态环保的投资增速仍保持30%以上的较快增长。生态环保投资增速2018/2019年分别为43%/37%,分别高于同期基建投资增速31pcts/34pcts,生态环保行业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专项债流向生态环保比例大幅提高,料将推动生态环保项目顺利落地。截止2020年2月29日,2020年专项债发行总额为9711亿元,投入基建额度7491亿元,占比77%。其中投入生态环保的专项债额度832亿元,占比9%,较2019年1.8%提升6.8pcts,专项债流向生态环保比例大幅提高;叠加专项债用作生态环保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料将为行业需求高增提供资金支持。
生态湿地相关政策:国家大力支持生态湿地修复,相关政策相继出台。200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成为全国湿地保护修复政策的重要开端。此后多项政策陆续出台,构建和完善湿地保护与建设体系,为生态湿地建设与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016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三五”实施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恢复退化湿地14万公顷,新增湿地面积20万公顷。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迎来高潮,每年授牌数量加速增长。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以来国家湿地公园高速增长。2014年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合计52个,2015-2019年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新增46/76/84/112/158个,截止2019年末,我国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合计528个。2017年国家湿地公园开始实行“晋升制”,即新增国家湿地公园必须先具备省级湿地公园的身份,国家每年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加速增长,2017-2019年同比增速达11%/33%/41%,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迎来高潮。
2014-2019年中国湿地公园总数量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市场约3858-5787亿元。国家湿地公园市场主要由国家湿地公园增量构成,即国家每年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保守假设2020-2022年,新增国家湿地公园保持每年40%的增长,与2019年国家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增速持平。
国家储备林相关政策:从2013年8月开始,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家储备林树种项目》、《国家储备林制定办法》和《关于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通知》等多项政策,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快速推进。2018年4月,国家林草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至2020年建设700万公顷国储林、至2035年建成2000万公顷国储林的目标,根据每公顷投资约为2.5万元测算,预计投入规模5000亿元。
沙漠公园保持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土地沙漠化形式严峻,沙漠治理与开发亟需加强,建设国家沙漠公园对改善沙区生态、促进防沙治沙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政策推动下,2016年10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重点建设国家沙漠公园170处,总面积约67.6万公顷;到2025年,全面将重点建设国家沙漠公园359个,总面积142.7万公顷。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沙漠公园数自2016年的55个,快速增加到2019年的105个,2017和2018年分别新增33/15个。目前我国待建沙漠公园254个(约100万公顷),根据每公顷投资约为28万元测算,未来六年沙漠公园建设市场空间达2800亿元。
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建设与保护的重要途径,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测未来三年市场规模达3858-578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1%。国家储备林作为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市场潜力巨大,将保持长足发展,预测未来三年市场规模达75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5%。国家沙漠公园对于治理土地沙化、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测未来三年市场规模达140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0%。
2018年PPP规范整顿、地方及金融机构暂停对PPP项目的不规范资金支持,同时资管新规限制了流向基建的表外资金,行业的外部输血和资金回流均受限制,园林公司资金链承压,承接订单规模收缩。2019年园林公司新签订单大多同比明显下滑,根据8家披露全年经营情况,其中4家公司2019年新签订单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