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D)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增长趋势分析
(1)特应性皮炎(AD)疾病概览:特应性皮炎(AD)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一种过敏反应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状态,有广泛的临床表现,从轻微的形式如白色糠疹(干燥的色素减退斑)或手湿疹,到主要的形式红色皮疹等。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等。
(2)诊疗路径分析: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基本治疗选择主要有外用皮质类固醇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此外,系统治疗中常用到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JAK抑制剂。
中国特应性皮炎治疗方案分析
美国皮肤病学会(AAD)与欧洲皮肤学论坛(EDF)的指南中的治疗方案与我国方案基本一致,包括非药物干预、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辅助治疗。轻度特应性皮炎通常可以用局部皮质类固醇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以添加光疗作为补充治疗。全身性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只在病情严重时使用。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皮肤病用药市场发展战略及投资前景预测咨询报告》
(3)流行病学概况:特应性皮炎在发达国家儿童中的患病率达10-20%,成年人中患病率达约1-5%。2019年中国特应性皮炎的患病人数达6,150万人,预计将以0.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的6,390万人,而后以0.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的6,590万人。
2015-2030年中国特应性皮炎患病人数分析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
发病人数,百万 | 58.5 | 59.4 | 60.4 | 61 | 61.5 | 62 | 62.5 | 63 | 63.5 | 63.9 | 64.3 | 64.7 | 65.1 | 65.4 | 65.6 | 65.9 |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9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病人数达3.9亿人,到2024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4.5亿人和5.2亿人,2019~2024年间和2024~203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9%和2.5%。
2015-2030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病人数分析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
发病人数,百万 | 342.7 | 354.6 | 366.6 | 378.8 | 390.8 | 402.8 | 415 | 427.1 | 439.2 | 451.2 | 463.2 | 475.5 | 487.7 | 499.9 | 512.1 | 524.3 |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4)诊疗中的未满足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往往由于诸如皮肤症状、瘙痒引起的睡眠问题和治疗的副作用等折磨而明显受损。虽然许多轻度或中度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治疗来控制,但对于顽固性和严重的病例仍有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此外,对副作用的恐惧也是患者在应用皮质类固醇和长期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时的主要担忧,对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治疗方法日益增长的需求将带动特应性皮炎市场的长期增长。
JAK抑制剂可以阻断多种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因子信号传递,口服和局部外用JAK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均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但由于目前已获批的非选择性JAK抑制剂如巴瑞替尼、托法替布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上,对新型的选择性JAK抑制剂的需求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