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新兴产业>出版传媒

出版传媒

2022年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分析及投资竞争规模研究预测

2022年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分析及投资竞争规模研究预测

 

1、数字内容制作行业概述:数字内容制作行业是一种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产业。相较于以实体为载体、缺乏数字信息技术支持的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基于其制作流程更加高效,以及制作成果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内容以及更震撼力的视觉效果等特点,更能够满足大众对于精神、视觉等方面高品质的需求,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涵盖艺术、制造、传媒等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产业。

数字内容制作行业起源于计算机图像技术在设计领域的拓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于科技发达的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相关软硬件功能、显示硬件设备、数字图像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数字内容产品日益提升的需求,数字内容制业的应用领域实现快速拓展。数字内容制作相关产品及服务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游戏、电影特效、虚拟现实、金融和媒体等各个领域,已成为数字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优秀数字动画作品的涌入,我国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发展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数字内容制作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游戏、动画特效等领域与美国、日本等数字内容制作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存在产业链不够成熟、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

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作为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1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快速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2、行业主要特征:

(1)“轻资产”特征: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以厂房、生产线等固定资产作为主要生产工具,数字内容制作企业主要投入制作人员劳务以及与数字图像及动画制作相关的软件、硬件设备,拍摄制作过程中所需的专用设施、设备、场景等主要通过租赁取得,具有“轻资产”的资产结构特性。

(2)数字信息技术高附加值特征:随着数字图像技术、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渲染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数字内容制作行业目前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目前3D动画效果几乎完全依赖计算机制作,相比传统手绘生产方式具有呈现效果更加逼真、资料传递及管理更加便捷等优势,可更加高效快捷的实现3D数字图像及动画效果,产业整体呈现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数字化趋势,具有数字信息技术高附加值特征。

(3)知识聚集性特征:在将设计转化为现实的3D数字图像及动画效果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层次、多方面的技术,这要求数字内容制作人员不但要掌握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视觉表现能力,更加准确传达出客户的设计构想以及给予消费者更加逼真的视觉感受。因此,数字内容制作是数字信息技术和视觉表现能力的数字化结合,具有知识聚集性特征。

(4)与时俱进性特征: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作为科技创新与视觉表现高度融合的产业,一方面视觉表现作为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制作人员需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求新立异;另一方面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前提,在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公司需要重视对于新兴技术应用的研发投入,紧随技术创新的步伐。

3、行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8,311元增加至2020年的32,189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8%以上。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于高品质数字内容服务及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文娱消费支出金额持续上涨,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务院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来,国家将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

绿色低碳产业并列成为五大新支柱产业。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作为数字创意产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促进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使社会力量投资数字内容制作行业热情高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逐年提升,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2013年-2019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1,351亿元增长至44,3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96%,占GDP比重由3.60%增长至4.50%,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

(2)与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传统图像、动画制作技术特点主要在于纯手工制作,动画画面需要逐张手绘,使得图像、动画生产不仅对高端绘画人才需求多,而且产量低、风格难以统一,造成图像、动画制作成本相对昂贵,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采集、生成、输入、运算、输出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目前数字内容制作主要环节均由制作人员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完成。通过利用最新的3D计算机图形技术及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制作人员可更加快捷、准确的完成制作环节,提升多人、多环节的制作衔接效率,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已进入与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

同时,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制作出的数字图像、动画等数字资产具有虚拟性、易复制、易保存、易修改等特性,可更加灵活地对动画成果进行迭代设计与制作以及更加有效的在供需双方间传播。基于数字信息技术而生产的数字化的图像、动画已成为目前数字内容制作成果的主要载体及表现形式。

(3)市场格局整体较为分散:我国数字内容制作行业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由于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具有应用领域广泛、下游细分市场分散等特点,且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行业内企业多以小型工作室形式运营,因此我国目前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市场参与者以中小企业居多,市场格局整体较为分散。

在较为分散的市场格局下,相较于产值较低、利润微薄的小微型数字内容制作公司,具备规模优势的大中型数字内容制作公司在业务可持续性、数字信息技术投入规模及全流程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

4、行业发展趋势:

(1)高新技术的重要性逐步加强:数字内容制作是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将设计转化为现实的3D数字图像及动画效果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的显卡、图形图像显示器(液晶屏、LED、投影系统等)等显示设备性能的提升,更加清晰、逼真、强互动性的数字内容效果将可以被显示设备所承载;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核心技术的加速创新发展,以移动互联网、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颠覆数字内容制作领域的技术应用,更加高效的数字内容制作流程将得以实现。

在上述背景下,市场客户对于数字内容产品视觉效果及制作效率标准将会不断提升,能否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稳定的数字内容产品交付能力将成为衡量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内企业需具备对新技术的持续跟踪和研发能力,以不断更新、优化其技术,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将逐步加强。

(2)跨行业融合发展趋势:数字内容制作服务是以数字图像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大数据等数字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将现实中的场景进行加工美化或构造虚拟场景来逼真地呈现出数字化的图像或动画产品,相较于缺乏数字信息技术支持的传统创意产业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同时,数字内容制作行业最终呈现的图像、动画等数字资产主要是以程序化、数字化的形式存在的,对外具备容易形成标准化的技术接口,具有较强的行业延展性。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和释放,以金融、传媒、教育、电商等为代表的服务型行业对于人性化的交互性理念愈发重视。鉴于数字内容制作行业更突出的制作效果观赏性以及较强的行业延展性,其深度融合性特征将逐步显现,与金融业、传媒业以及传统制造业等行业将逐渐形成“越界、渗透、提升、融合”的多样路径。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3)行业集中化发展趋势: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全国范围内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企业众多,但是真正将数字内容制作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管理的企业较少。

随着我国数字内容制作行业技术发展成熟及市场对于高品质数字内容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项目周期长、前期投资大、多技术融合的大型复杂3D数字内容项目占比将不断提升,这些项目要求企业具备专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

随着大型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企业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提升,行业口碑不断积累,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数字内容制作行业企业生存空间将不断受到挤压,未来面临被并购或淘汰退出的可能,行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高。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