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家电产业

家电产业

2024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产业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品牌销量认证-小家电行业市场占有率专项调研报告(2024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小家电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2030年家用电器行业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29年暖风机市场发展格局分析及投资规模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3-2029年电吹风机市场发展战略及投资前景预测咨询报告

智能家电市场份额占比评估报告(定制版)

1)中国小家电领域运行现状:2023年,我国经济处于疫后修复和政策靠前发力的复苏上升期。上半年,我国居民出行和部分服务类消费较快复苏,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消费复苏进程相对滞后,但复苏趋势不改。海外市场方面,全球经济稳中有升,欧美通胀同比数据继续回落,海外通胀压力和去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自下半年开始出口有明显恢复,全年增速转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1565亿元,同比增长12.1%。2023年,我国家电产品产量整体稳中有增。其中,冰箱、空调、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分别为14.54%、13.53%、19.28%。小家电及厨电品类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023年家电内销市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特别是重点省份地区的政策激励下,稳定复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不含3C)规模达8498亿元,同比增长3.6%。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纷纷出台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激发换新潜力,各家电品牌以及电商平台类企业都积极参与。受高温天气影响,空调内销市场呈现热卖景象,全年销售额上涨7.5%,拉动了内销市场的整体增长。

新兴品类市场虽然趋于平稳,但由于整体保有量不高,增势依然喜人。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3年清洁电器领域中,洗地机销量增长45%;干衣机的零售量增速在16.4%;洗碗机整体规模194万台、112亿元,同比增长2.3%和9.6%。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传统产品也爆发出新的活力,例如高速电机的技术迭代,促进了电吹风2023年零售额达到90.6亿元,同比增加29.9%。

最近几年,国内家电消费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裂变。一方面,家电产品消费升级的趋势不变,即便在疫情的冲击下,高端新品的销售也仍维持了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1万元以上的冰箱、6000元以上的洗衣机、8000元以上的洗碗机以及5000元以上的吸尘器在零售市场的份额较2022年仍有明显上升。另一方面,疫情结束后,消费者对家电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也在提高。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线上零售市场,相较于中高端产品,入门级产品表现更好。关键原因在于在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大环境下,品牌的差距还不足以弥补价格的差异,消费者更加青睐性价比高产品。

2)全球市场现状:2023年以来,除了欧洲地区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依然不景气,美国、中东、印度、日本等地,经济均呈现恢复性增长。家电行业出口受到了去库存周期、价格拉动效应减弱、产能向海外转移、地缘政治等因素干扰。但进入下半年,随着海外家电市场需求逐步提振,库存回落带动家电出口回暖趋势显著。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出口额9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中国家电业对各个国家出口持续分化,发达经济体国家趋于改善,发展中经济体国家稳步向好。其中,对美国和澳/加累计出口额降幅持续收窄;对欧盟和英国虽然趋于改善,但局面尚未稳固;对日本持续疲弱;对金砖和西亚/北非国家持续向好;对东盟国家增速放缓。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经历了从OEM、ODM到自主品牌、海外建厂、海外收购、合资等一系列发展历程。一些龙头企业的国际化体系已经发展十多年时间,市场营销体系、商业合作伙伴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企业的海外收入也在逐年增长。现阶段,供应链“区域化”趋势显现,市场开拓难度增加。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东盟、中东非、南美等地区,成为企业全球布局的重要选择。

家电业出口面临的风险短期来看主要是海外通胀、库存周期、局部区域冲突、技术贸易壁垒等叠加因素。中长期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在面临重塑,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以印度和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以及受益于美国的近岸外包政策而火热的墨西哥,也抓住机遇加快吸引和承接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的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显得格外重要,选择适当地区投资建厂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中国家电业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数字化迭代、研发创新能力的持续深耕,以及渠道、品牌的持续渗透,更成为中国家电业全球市场影响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

3)中国家电消费市场现状:中国是全球家电第一大出口国也拥有着巨大的家电消费市场,在过去数十年的“历练”中,中国家电业韧性十足展现出强者之风。虽然行业普遍对2024年预期趋于保守,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是面对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的家电行业,套系化、家居家装一体化、高端化叠加需求细分、健康化、智能化等趋势依然拥有众多机遇。同时在保有量相对较低的领域,如洗碗机、干衣机、清洁电器等,产业发展充满动能。

虽然2024年家电行业的国内消费复苏预期依然偏弱,全球经济复苏也是曲折前进,但中国家电企业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发掘用户需求、提升全球化经营水平,打造了强有力的产业韧性,相信家电业在2024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有望在国家有关政策促进下,为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市场做出贡献。

2)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家电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家电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较大。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推动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是2024年促消费的重点任务。随着本轮“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一人经济”“颜值经济”“银发经济”等带动“悦己”“创新”小家电产品层出不穷,以及社交电商平台的崛起拓宽了小家电销售渠道,小家电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带来较明显规模增量。

2020-2026年中国小家电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小家电行业的市场规模就从2021年的4579亿元增长到了4931亿元。其中,2023年,我国智能小家电市场规模约达1924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小家电市场规模达到5831亿元,智能小家电市场规模将达2285亿元;未来智能家居将接入更多小家电产品,形成智能生活生态,带动智能小家电行业的扩大。

3)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家电消费再次迎来政策加持。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会议指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

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统筹支持全链条各环节,更多惠及消费者。2024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会议指出,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一方面,家电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促进家电消费,商务部将持续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提振家电等大宗消费;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同时,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家电以旧换新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一则,众多老旧家电亟待更新换代,这为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二则,随着消费者对时效性、智能化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对高档、智能化、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家电市场的持续繁荣,预示着未来家电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技术创新方面,AI智能控制和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成为小家电行业的新亮点,家电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和挖掘,为家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过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小家电不仅能够实现更智能、更精细化的控制,还将进一步提升家居生活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家电行业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国际贸易的波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都对企业的市场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市场研究,灵活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

展望未来,小家电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特别是在智能化、环保节能以及高端市场细分领域,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机会出现。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多高品质、智能化的产品将走入千家万户,提升生活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以保持竞争力。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