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服务行业

服务行业

2024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概况、技术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中金企信发布-2024-2030年文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预测研发报告

2024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2024-2030年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环境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年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及投资规模前景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中国占据全球机动工业车辆市场主导地位并预计行业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2024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概况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来改变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在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有效集成,综合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建立起实时、准确、高效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领域之一,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交通出行需求激增,交通问题也更加复杂,用户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新的市场进入者不断出现,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新秩序也正在逐步形成。当前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也形成了主要的九大分类产品,其中主要包含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设备、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与设备、智能公交系统与设备、电子警察系统与设备、卡口系统与设备、道路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交通指挥类系统与设备、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系统与设备和智能停车系统与设备。业务主要集中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设备这一大类。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设备类产品主要包含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融合现代计算、数据通信和控制技术于一体的交通信号联网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路口交通信号的实时控制、区域协调控制、中心和本地的优化控制,路口状态的实时查询与监控,具有路口配时方案的实时上传与下载,操作日志的记录和管理、多用户的远程登录控制和权限管理等功能。交通信号控制设备是用于控制路口交通信号灯运行的电子设备。其中,信号控制单元是交通信号控制设备的核心部分,用于设置信号灯显示顺序及调节配时。随着交通管理集成应用的发展,交通信号控制设备除了支持传统的信号灯控制功能外还包括车道控制、可变信息板控制等多种丰富功能。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及未来发展态势

1)行业技术水平、特点:推进城市道路交通行业发展是国家长期政策,从国务院、各部委到各地方管理部门,均出台了各项政策、法规,加大相关领域建设力度,促进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也在促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如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交通管理更具系统性和实时性,信息交互更具广泛性,并能够提供基于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城市道路交通行业整体平稳增长,发展前景良好。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整个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670.7亿元,同比增长7.3%。2018~2022五年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复合增长率为9.3%。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355.2亿元,占全年总市场规模的53.0%。并且,2022年千万级项目平均项目规模为4,005万元,较2021年3,574万元增加约431万元。行业项目投资规模和力度均在不断增加。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从市场参与者角度看,2011年,市场参与者数量约为1,400家企业,2022年,市场参与者数量约为6,000家企业,近十年间市场参与者数量增长了329%。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按市场参与者最终用户订单业绩来看,市场集中度CR4变化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城市道路交通行业中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设备市场规模为118亿元,同比增长0.9%。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发展主要趋势

1)“交通强国”成为发展战略:国家政策及产业规划一直以来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给予较高程度的重视与支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2021年,国务院出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相关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相关政策的不断跟进落地,将持续推动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

2)中国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带动交通管理领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5.22%。伴随户籍、土地等系列要素的进一步松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高质量推进。中国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仍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将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带来明确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019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运载工具等成规模、成体系的大数据中心基本建成。政务大数据有效支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助力数字经济勃兴提供坚强支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领域融合的速度加快,交通智能化水平正在持续提升,智能交通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由于我国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交通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使得我国成为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促进了我国智慧交通市场的快速增长。

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1)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城市化进程助推交通运输需求增长:随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交通需求极大增加,原有的交通供需平衡被打破,而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发展速度。现今大多数城市原有基础交通设施的缺陷和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交通精细化管理的科技水平越显不足,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2)国家政策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为解决供需矛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全面指导和推动国内交通行业发展,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并明确要求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智能交通系统,领跑世界智能交通发展,交通市场前景广阔。交通需求和国家政策持续推动行业提升,促进行业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充分融入到交通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以此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3)国产化要求推动行业新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持续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推进国产化应用。此外由于进口系统的设计以国外城市道路交通情况为蓝本,与国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进口系统在国内使用效果普遍不理想,并且进口设备造价普遍较为昂贵,售后服务周期较长,目前仅在部分大型城市使用。国产系统逐渐打开市场,国内厂商得到充足发展空间,进而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国内行业得到快速提升。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1)交通管理智能化程度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应用通常涉及大量交通数据的聚集、处理、分析等,甚至同时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协同和信息共享。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发展,借助高新技术手段对海量交通数据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和开发,进而打造智慧交通体系是促进交通管理智能化提升的关键。目前,大规模应用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跨平台共享在技术层面依然存在障碍,未来需要持续完善产品技术体系,依托成熟的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战略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从而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全面提升。

2)技术创新体系亟待构建并完善: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交通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构建并完善智能交通技术的创新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全面融合,进而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交通行业智能化进程。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