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铟行业总体规模分析及主要地区产能产量分析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中国锌粉行业市场供需情况与“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MLCC配方粉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中国2,2-二异丙基丁腈行业数据监测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中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环境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1)铟行业概况
①铟行业的基本情况介绍
铟属于稀散金属,因其具有可塑性、延展性、光渗透性和导电性等特点,而以化合物、合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目前,铟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平板显示领域,包括ITO靶材及新兴的铟镓锌氧化物(IGZO)靶材,占全球铟消费量的80%;其次是半导体领域、焊料和合金领域、太阳能发电领域等。生产ITO靶材对于铟的纯度要求一般在4N5及以上,生产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于铟的纯度要求则更高,一般在6N及以上。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铟主要来源于原生铟提炼和再生铟回收。铟以伴生金属分散在其他元素的矿物中,例如闪锌矿、方铅矿等。因此,原生铟主要是在加工提炼其他金属矿物时作为副产物产生。原生铟的生产主要来自中国、韩国、加拿大等地。再生铟主要通过回收靶材余料、生产工艺尾料和含铟电子产品等加工而成,再生铟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根据2022年东北证券研究报告,全球铟资源5万吨,可开采储量2万吨,中国储量占全球72.7%,以2022年全球原生铟产量计算,全球可开采铟储量仅能继续开采22年左右。根据中金企信统计,2022年全球铟产量约2,000吨,其中再生铟1,100余吨,其余为原生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264-2012),高纯铟界定为扣除规定杂质后余量不低于99.999%的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363-2009),高纯氧化铟界定为扣除规定杂质后余量不低于99.99%的氧化铟。
②铟的产业链介绍
铅锌冶炼厂在冶炼主金属过程中会将铟作为副产物综合利用回收,并通过冶炼制取粗铟;再生铟回收厂通过将回收的尾料还原制取粗铟;粗铟经进一步精炼提纯后形成精铟(纯度在4N-4N5);根据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精铟经高纯化处理后形成靶材用铟(4N5-5N)、高纯铟(5N以上)或经过氧化处理形成高纯氧化铟(4N以上)。
精铟可直接用于生产焊料及合金;高纯度氧化铟可用于生产ITO靶材及IGZO靶材等;高纯铟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并最终应用于光通信、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③铟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2022年,全球精铟产量分别为1,879吨、1,920吨和2,012吨,基本维持稳定,其中原生铟产量分别为834吨、904吨和897吨。中国作为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原生铟产量分别为404吨、429吨和442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2022年东北证券研究报告,现阶段全球铟需求量在1,700-1,800吨/年,供需关系整体平衡。由于ITO靶材提供商主要系以三井金属、KVMaterialsCo.,Ltd.、ANP等为主的日韩企业,全球铟消费地亦以日韩为主。随着ITO靶材国产化率逐年提升,以及铟在光伏异质结电池及化合物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扩大应用,全球铟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我国乃至全球铟的需求预期仍有稳定支撑。根据中金企信统计,2021年全球精铟消费量约为1,732吨,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1,944吨,2022-2024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18%,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近五年来,中国铟价格于2018年内达到顶峰,并于2020年初跌至低谷。原因主要系受需求端持续放量推动铟价上涨,后因产能扩张,供给量上升,铟价逐步回落;2020年后由于全球面板显示行业回暖,下游需求增加铟价格逐渐回升,但随着产能扩大,价格又在2021-2022年间冲高回落,市场回归理性,随着ITO靶材生产的拉动和光伏电池及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铟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