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服装纺织>织纺产业

织纺产业

市场占有率:2024年中国活性染料及分散染料行业产业链分析及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5-2031年全球活性染料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4-2025)

2025-2031年分散染料市场发展格局分析及投资规模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中国染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全球及我国印染行业市场监测及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排名调研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涤纶长丝市场监测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29年差别化复合纤维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1)活性染料概述: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团,在适当条件下,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活性染料主要用于植物纤维(棉、麻)、动物纤维(毛、丝)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的印染,具备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用性强、染色工艺简单、三废排量较少、生产成本低、各项坚牢性能高等特点。其产量在所有染料品种中居于第二位,目前是纺织业的常用染料之一及染料开发与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活性染料产业链分析

 

活性染料生产包括原染料合成和商品染料加工两大部分。原染料合成阶段是染料中间体、无机原料等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的阶段,直接决定了染料的主要染色性能。商品染料加工阶段把每一批原染料进行染色或印花打样、测定、对比,通过添加剂拼混调整到所要求标准,主要有干拼混工艺和湿拼混工艺两种加工方法。

2)分散染料概述:分散染料是一类结构简单,水溶性极低,在染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的分散体存在的非离子染料。它在染色时必须借助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地分散在染液中,才能对各类合成纤维进行染色,经分散染料印染加工的化纤纺织品,色泽艳丽,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我国生产的分散染料主要有偶氮类、蒽醌类和杂环类等。其中,偶氮类占比约75%、蒽醌类占比约20%、杂环类占比约5%。分散染料主要用于聚酯纤维(俗称“涤纶”)的染色和印花,同时也用于醋酯纤维(又称醋纤,可用作人造毛)以及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染色。

分散染料产业链分析

 

分散染料以其色谱全、牢度高、环保性能强、应用广泛等优势,成为目前所有染料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也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染料。

3)染料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供应端产品结构优化,我国染料企业转向中高端产品: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国,但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让国内染料制造行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染料产品优势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染料低成本优势的双重市场竞争压力。为了巩固我国全球最大染料生产国的地位,国内染料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原材料和能源、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管理等措施降低能耗和减少废料的生成,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通过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开发高端染料产品,国内染料制造企业从生产通用型染料产品向开发个性化、差异化、高性能化、环保化染料产品方向转变,逐步建立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完整染料产品线,从而优化国内染料制造行业的产业布局。国内染料企业开始注重市场导向,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适应性、差异性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关注适应市场发展的新产品研发方向,减小染料新品种创新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推动着我国染料产业转型升级与布局优化。

②生产自动化趋势确立,产品性能稳定性提升:染料应用性能主要由材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决定,其中反应条件包括染料合成时环境的温度、pH及浓度。目前,国内的染料生产大多仍以间歇式和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作业,人为控制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精确性难以保证,这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难以达到要求,同时更多的废弃物也给后续环保处理带来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成为今后的发展主线,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加强资源循环是染料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一是提升反应设备的密闭化、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以达到反应全过程的温度、酸度、压力流速、反应速率等工艺参数的自动化,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反应更加准确合理,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节约化,废弃物达标排放的目的;二是进行重点生产成套技术的改造、优化、系统化和集成化以及在安全和运行稳定性方面进行改进,特别是在技改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物料和能源的优化组合;三是围绕染料绿色产品及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包括重要中间体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的连续化、工艺控制自动化等关键技术。

③环保监管长效机制加速染料行业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长期以来,我国较多染料生产商不重视环境保护,环保设备投入不足且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较差,不具备相应治污能力。伴随着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监管力度持续增大,一些排放未达标准的中小企业基本处于整改、半停产、停产状态,对净化染料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产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场。

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以及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使得染料企业违法成本不断上升,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不具备竞争力的染料制造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大型染料制造企业凭借自身在环保投入、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保持了较强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其市场份额将保持上升趋势,国内染料制造行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