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交通运输>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

2025-2031年智能驾驶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一、产业市场规模及社会价值

智能驾驶技术正在成为提升社会效率、改善交通安全的重要突破口。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研究显示,L2+智能驾驶可以降低事故率40%,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显示,未来L4级智驾能消除90%的人为失误。

此外,智驾技术也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智能驾驶产业潜在规模巨大,带动万亿级产业发展,2024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11082亿元,增速达34%,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自动驾驶牌照分为三大类别:测试牌照,试运营牌照以及全无人牌照。各地政府发放给企业或科研机构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用临时行驶车号牌,获得号牌的车辆可在指定的路段进行自动驾驶相关测试。政府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决定是否授予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牌照获得流程方面,各地政府将评估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和性能,以决定是否授予测试牌照,需通过封闭测试场训练、能力评估、测量和分析安全性指标等方法,全面评估车辆的认知、执行和应急能力,制定责任分配和车速、驾驶区域、安全保障要求等限制,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二、自动驾驶行业政策完善

政策层面的加速完善是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重心逐步由推动道路测试转向试点落地和实践应用,智能驾驶车辆上路运行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政策支持。下一步,针对“单车智能”路线,仍需坚持逐渐“松绑”的政策基调,从试点测试、示范应用到上路通行依次打开绿灯;针对“车路云”协同路线,建议采用“扶持”的政策基调,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融合发展;对于智驾技术带来的潜在事故制定责任认定标准,明确各方事故责任划分规则。

三、智能驾驶行业技术特点

在中国市场,智驾技术商业化发展的现状是“单车智能”和“车路云”协同中国方案这两种技术路线并存。在以单车智能为主的技术路线中,又呈现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发展路径。渐进式发展路径的主要落地场景是ToC端为主的私家车场景,车企通过全栈自研(如特斯拉、小鹏)或与科技企业合作(如华为鸿蒙智行生态联盟车企)提供解决方案。激进式发展路径的主要落地场景是ToB端为主从L4高阶智驾入手的Robotaxi出行平台场景,采用车企-智驾科技公司-出行平台商"金三角"合作模式共担风险。

从用户视角看,用户重视智驾功能,但认为高阶智能驾驶需要较长时间落地。仅有16%用户表示可以不要智能驾驶功能,而66%的用户已不满足于L2级别辅助驾驶。相比2022年,认为能在短期内(2030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用户比例从31.5%降低至27.6%。

用户对于不同级别智驾功能的偏好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这一市场趋势要求车企将智能驾驶置于战略核心地位,紧跟智能驾驶发展步伐,从而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非高端车型必须尽快普及智驾功能,高端车型需要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智驾服务,以强化品牌溢价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章 全球智能驾驶市场分析

第二章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章2019-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四章 我国智能驾驶市场竞争分析

第五章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分析

第六章 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调查分析

第七章 智能驾驶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智能驾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九章 智能驾驶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十章 2025-2031年智能驾驶行业发展预测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4-2025)

2025-2031年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洞察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全球及我国锻造铝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及我国空气动力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态势分析(2025版)-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中国汽车铁芯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紧固件行业市场供需情况与“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