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有率申报: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优势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2024)》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全球及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占有率调研及发展战略可行性咨询预测报告(2024版)》
《全球及中国光伏板智能清扫机器人行业市场占有率分析及竞争战略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智能电表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3-2029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1)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概况
智能装备是通过机械系统、运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系统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是一种能够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力劳动的依赖,显著提高工作精度、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设备。
智能装备制造业具有如下特征:①技术资金密集。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蕴含先进科技和高附加值,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投入大,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运作;②产业关联度高。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种类多、范围广,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企业,还涉及到材料、化工等配套企业,与其他企业存在着高度关联;③定制化程度高。与大多数一般消费产品不同,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多为按照客户需求而定制生产,客户会采用支付定金或预付款等方式来定制设备。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机器人、下游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等四个环节组成。
2)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现状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基础较美国、日本、德国落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且起步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晚。我国自2013年推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起,到目前已累计提出十余项鼓励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文件。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升级的需求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0.42万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1.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3.11%。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在研发水平、制造工艺、产业体系等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深入以及行业内核心企业在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上不断的研发投入,装备国产化水平将大幅提升。行业内部分产品在技术标准、稳定性、可靠性上已能与国外品牌展开竞争,并且在进口替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根据国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在2025年前,我国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3)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趋势方向是集成化、定制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集成化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建立模型并集成多种技术以实现目标、提高制造效率;定制化是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与制造;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以数据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破传统的经验驱动决策的方式;绿色化是指减少制造过程中污染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向柔性化、个性化发展。随着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装备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将具备与人共融、适应复杂环境等功能。以5G为例,其低时延高稳定的特性是智能装备的理想网络,从而催生智能装备向网络化发展,具备更强的组织和协同作业能力,满足柔性生产的需求。
此外,随着用户对于产品定制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大批量定制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同时提高制造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满足市场对新产品越来越快的需求,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柔性制造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