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调查 >市场地位认证

市场地位认证

生物质能期待拐点 生物质发电未来如何发展?

经过近50年的快速发展,生物质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占比已达到10%左右,成为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最终消费总量中生物质也占到14%。从全球来看,生物质多联产发电、成型燃料供热、一代燃料乙醇、生物天然气的技术、装备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已经成熟,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展。
    相比全球范围内生物质发展势头,我国的发展却并不尽人意。两院院士石元春曾发表评论文章称,由于我国生物质能源起步较晚,市场主体只是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民营企业,整体上水平不高。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及资本与金融的介入尚未到位。
    因此,业内人士判断,“十三五”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生物质发展仍任重道远。
    发展现状不如意
    据生物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凤起介绍,在“十二五”的原定目标中,到2015年,生物质产业要形成较大规模:在电力、供热、农村生活用能领域,初步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在交通领域,扩大替代石油原料的规模;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一批技术能力强、规模较大的新型生物质能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质产业体系。
    在分析了2015年生物质能各领域的产量与规模之后,周凤起认为,产业现实与“十二五”规划对生物质能产业的总体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我们现有的正在运行的生物质发电机,锅炉的效率比较低;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导致运营成本提高;电价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很难实现保本微利。”分析生物质发电的情况时说。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最大障碍是有些地方环保部门没有达成共识,有些地方将其定为高污染燃料,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生物质燃气的挑战,则是规模化沼气工程所需要的多元原料的储运体系,仍然有待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生物天然气工艺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消纳存在市场壁垒;设备标准化、成套化水平比较低。”周凤起说。
    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柴油与燃料乙醇,同样遭遇产销不通的尴尬。燃料乙醇还存在资源障碍。“甜高粱、木薯、甘蔗这些原料,是被普遍推广的燃料乙醇原料,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组织,种植粗放、品种单一、科技投入不足。”周凤起分析说。
    甜高粱等作物具有耐寒、产量高等特点,我国又有大量的荒山、荒地等边际土地,可以开发种植此类植物,但是目前缺乏对这些土地利用的合理评价和科学规划,这些土地不能被有效利用,提供原料资源。而第二代纤维素乙醇开发目前还有技术障碍,还没有规模化的生产设备,技术上有待突破。
    扶持政策不可少
    在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世界大趋势中,中国在生物质能源起跑线上已经落后,综合全球生物质发展及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消费结构、对外依存度、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中国都应该比任何国家更加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石元春在上评论文章中提到,虽然目前我国生物质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其多功能性和不可替代性显示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十三五”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应力挽颓势,迎头赶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研究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6-2021年生物质能产业市场发展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