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市场整体供给过剩、价格走跌,而我方价格不占优势等利空的基本面,我国煤炭出口逆市暴涨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因素支撑?在加速去产能的背景下,出口又能否成为缓解国内煤炭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
基数低暴涨不“暴”
数据显示,1~4月,我国煤炭出口共计330万吨,同比增加204万吨,增长161.4%。其中,4月份出口52万吨,同比增加23万吨,增长79.31%;环比减少75万吨,下降59.06%。
至此,我国煤炭出口已连续5个月维持同比增长,除4月份外,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且自去年底小涨以来一路走高,至3月达到峰值。3月份同比增幅最大,127万吨的煤炭出口同比增加95万吨,增长296.88%;环比增加36万吨,增长39.56%。
谈及出口大增的原因,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低基数是我国煤炭出口实现超高速增长的先决因素。
逐月观察出口数据不难发现,尽管增速飙高,但煤炭出口数量的绝对值并不大,月均出口量未足百万吨。“出口量本身大不,涨个几十万吨,增幅就一下上来了。”卓创资讯分析师耿珍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产品出口大增的归因不能脱离对供需面的判断。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研究处处长郝向斌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来,在整体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有所调整,使中国煤炭在日韩等地的比较优势显现是煤炭出口大增的主导因素。
目前,我国煤炭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品种为炼焦煤及其他烟煤。在供给层面,近来,受供给过剩制约,国际市场价格一再低走,澳大利亚、印尼等煤炭出口大国纷纷减产,削弱供给;印尼国内需求增加,消化了部分出口份额;国际社会制裁导致朝鲜无烟煤出口受阻,使中国台湾的煤炭进口来源地由朝鲜转向大陆地区,刺激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煤炭出口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煤炭价格受国际形势影响跌至低位,纵向价格优势相对突出,加之地利之便,综合运输成本之后,导致亚洲地区尤其是日韩对我国的煤炭进口需求表现积极。
利空即利好
面对市场的持续大涨,业界对于出口趋势能否持续,能否寄望外需成为缓解我国煤炭供需矛盾的出口投注了更多关注。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咨询预测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咨询与相关报告请登录我司网站进行查询: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