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阻断了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路?
人民视觉
近年来,世界各国孤独症(自闭症)患病率均显著上升,成为导致儿童残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些被唤作“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他们的家庭该向谁寻求帮助?国家与社会给他们的扶助够不够?康复机构能够有效帮患儿走出小世界,感受社会的温暖关爱吗?目前康复训练市场状况如何?康复机构该具备什么样的资质?谁来监管?请看记者在广州的调查。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4-2019年中国自闭症疗育师培训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咨询与相关报告请登录我司网站进行查询: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4月27日晚,在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一家名为“广州特殊儿童体质训练基地”的机构,发生了自闭症儿童嘉嘉高烧抽搐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事件。5月21日,番禺区对该事件进行了第三次情况通报。初步认定涉事机构发布虚假广告、超范围经营等事实;公安部门以涉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
这件事情在自闭症儿童家庭中引发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该事件暴露出特殊儿童康复咨询市场混乱,康复机构的认证、运营缺乏监管等问题,许多自闭症患儿家庭都感同身受。
●训练课7小时12600元,高价康复、花光积蓄、负债累累,几乎是所有自闭症患儿家庭的现状
自闭症康复训练的费用非常贵,几乎耗尽患儿家庭的所有积蓄,让原本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
广州市的自闭症患儿文琪的妈妈面容憔悴地坐在记者面前。“孩子5岁那年被确诊为自闭症,家人焦虑万分,又不了解这个病,看见有家名为‘雨×’的机构拍胸脯说可以大大改善症状,我们马上就跑过去了。那个机构设备很简单,卫生也很差,不包吃住培训孩子两个月,费用8000元。他们的方法是使用一些牙刷和按摩棒按摩孩子的口腔,号称能启动孩子的语言功能。可两个月以后孩子只会说‘苹果’‘雪梨’这两个词。”文琪妈妈感觉自己被骗了,花了冤枉钱,孩子的治疗时间也被耽误。
“这个病,就是烧钱的。”文琪妈妈说,去年总共去过两家机构,一共花了12万元。今年一直在“东方××自闭症患儿康复中心”上课,一周4节课,又花了6万多元,后来老师“升级”要涨价,“家里没钱了,我们已经去不起了。”
在她身旁的自闭症患儿阿涌的妈妈告诉记者,不到一年,自己在这家“东方××自闭症患儿康复中心”,也花了10多万元,有效果,但进展非常缓慢。
采访中,家长们对各家培训机构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有哪些项目,价格如何,有哪些老师,等等。大家总结出来的教训是:这些机构只顾赚钱,老师不是很专业,要价却特别大胆。记者手上有一个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的“课程包”价目:训练课7小时12600元;训练课1小时800元,每天6小时,连续进行3天14400元;加上12堂网络课程9600元,一个短短的疗程36600元。
这样的费用对自闭症患儿家庭来说,堪称“天价”。一个人赚钱、一个人带孩子是多数自闭症患儿家庭的状况。文琪和阿涌家全靠孩子爸爸一个人赚钱,他们下班后还要去兼职。花光积蓄、负债累累,几乎是所有自闭症患儿家庭的现状。
阿涌妈妈沮丧地说,她家里有两个孩子,老二现在都没有钱上幼儿园。
“有些机构的治疗、康复是有效果的,但是费用更贵。”文琪曾在一个私人工作室做过训练,效果还比较明显。但是费用太贵,去不起。
说起来,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像小林那样——他们熟悉的自闭症患儿小林今年8岁了,他家附近有设置了特教课程的融合教育公立学校,这让家里负担轻了很多,训练费用从之前每月3000元左右降到了1500元左右,孩子能力也有进步。
不过大家都知道,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如果等到上小学后通过义务教育去做康复训练,往往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学龄前这一段,可咋办?”文琪妈妈说。
●“指定机构”把控民政福利,不买“打包服务”不发补贴
“通过科学干预,多数自闭症儿童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以在成年后拥有独立生活、学习乃至工作的能力。” 广州中山三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强调,早期的干预、康复培训非常重要。
但目前患儿家庭能获得的帮助非常有限。据了解,《广州市残疾人康复经费管理办法》、《广州市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广州市残疾人康复资助定点机构(康复训练类)》等文件明确,要保障0—14岁孤独症儿童的权益,其中包括在康复机构训练可以享受1700元/月、一年12个月的康复资助,直到14岁。申请条件一是有广州市户籍,二是已经诊断为孤独症并领到残疾证或者有医院证明,三是拿到康复机构出具的《康复训练项目资助对象评估表》。达到这三个条件,钱每月直接转到康复机构。
按照文件政策解读,康复定点机构应该无条件为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儿童提供《评估表》,可问题就出在这张《评估表》上。
“军军单独上的课程是2000元一个月,按照广州市的资助政策,1700元由政府资助,家长交300元给机构就可以了。事实上想拿到《评估表》还要购买机构的课程包,课程包捆绑了2—3个课程,在军军培训的这个机构课程包价格大约4000多元,如果家长要获得政府补贴,自己就要多拿出2000—3000元去购买打包课程。”患儿军军的妈妈半年来对多家机构和别的家长咨询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定点机构都是“有条件”地发《评估表》。
因为没有选择机构指定的课程包,机构不出具证明,军军拿不到补贴。几个月来,军军妈妈通过自己的调查努力去向市区两级残联反映这个情况。
区残联告诉她,市残联的回复按规定不能公开,所以不能给她看。最终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区残联发了一封邮件给她说明情况,这封没有署名、没有单位盖章的电子邮件并没有令她拿到补贴。
今年,小林和阿涌都拿到了广州市康复资助资金,但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去年拿到的是10个月的补贴,今年是11个月的。“那一两个月的补贴被谁拿走了?”
“我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孩子争取‘名副其实’的政府经济支援。”军军妈妈认为,广州市的残疾人康复资助政策被相关利益方把控,没有落到实处。
深圳自闭症患儿阿丹今年3岁了,今年第一次拿到补贴。阿丹爸爸说,深圳市要求提前一年申请,所以孩子确诊当年已经错过补贴。“我们也不知道每年4月开始申请,又错过了第二年。孩子确诊那会儿,我们老往医院跑。候诊的地方贴张告示,有那么难吗?”阿丹爸爸觉得社会上对自闭症患儿的关心还是不够。
目前,军军妈妈和一些家长还在大范围搜集资料,希望向有关部门反映康复资助补贴使用不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