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调查 >市场地位认证

市场地位认证

“走出去”需凝聚力量抱团出海

“走出去”需凝聚力量抱团出海

 国际化是电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立足全球视野,面向国际市场,增强整体竞争力,是电力行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强强联合,抱团出海,在对外开放与合作中,推动我国从电力大国走向电力强国。”中电联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希望联盟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转型的新机遇,坚持创新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6-2021年中国电力环保设备产业市场运行及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咨询与相关报告请登录我司网站进行查询: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电力行业“走出去”成绩突显
  近年来,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极开拓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地区的电网、电源系统,参与项目的建设,投入装备制造,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参与的国际竞争力,具备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综合实力。”刘振亚表示,联盟的成立是我国电力行业“走出去”新的里程碑,是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实践行动;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互联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必将推动电力企业国际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了解到,电力是国务院确定的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显著。2013~2015年,电力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88亿美元,电力机械、器具及电器零件出口达到了8585亿美元。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印尼西爪哇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巴西特高压直流重点项目,缅甸、希腊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中标,中拉、中非等系列多双边基金投入运营,资金规模超过了1000亿美元。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一批中国电力企业跻身国际工程承包商250强。
  “电力领域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境外设立企业300家,同时,境外电力工程承包工作发展迅速,去年金额456.7亿美元,同比增长53.6%,承揽境外工程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28个,BOT等一体化模式逐渐推广。在投资和工程承包带动下,发电、输电设备‘走出去’进程不断提升,引领印尼、越南等电力市场,逐渐进入了中东、南美、大洋洲和欧洲等市场。”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韩勇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电力产能合作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将催生大量全新的电力建设需求,发达国家老旧的电力设施需要改造升级,“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沿海国家开展新一轮的电力建设。我国电力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大有可为。
  电力企业“走出去”潜力仍需释放
  电力行业“走出去”步履矫健,但也应该看到,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风险需要防范,还有很大的潜力很需要挖掘,凝聚力量、抱团出海,才能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互惠共赢。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程建林表示,目前,国内电力行业产能整体过剩,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仍然需要加快;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潜力仍然需要释放;国际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水平和能力仍然需要提升;国际同行在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电力企业“走出去”的秩序仍需要规范。“建立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服务电力企业抱团出海,务实推动电力产能、装备、技术、品牌、服务、标准等全产业链‘走出去’。希望企业联盟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创新方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运作经验。”记者了解到,我国电力企业行业“走出去”,走过了“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历程,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开展电力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我国装备制造出口,助力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同时可显著改善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加速我国电力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拓展对外开放新领域、提升对外开放新高度。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