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交通运输>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

2020年车联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0年车联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分析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数据集采器等,车联网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以及表现之一,它以车为节点和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获取车本身以及车外部等属性,并加以有效利用,从而达到“人—车—路—环境”的和谐统一。广义的车联网涉及到汽车、轮胎、部件、通信、平台等多个模块,通过任何无线的形式进行控制和管理。

 互联网及通讯的快速发展,为车联网行业不断填入新的动力。1/2G时代通信满足紧急呼叫功能;3G网络推出后,与CAN相连后基于网络能收集车辆运行参数,保证车辆召回等基本措施,开启真正的车联网时代;现在利用3、4G的网络提供新娱乐的服务,比如导航、大数据分析等等。车联网是智慧交通落地的主要抓手,为智慧交通的推进提供了绝佳机遇。车联网当前处在政策、技术、产业的三重因素共振之上,为智慧交通的推进提供了绝佳机会。我们认为,作为智慧交通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在交通强国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车联网行业的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新基建取代“铁公基”,车联网是重要建设方向。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但传统的“铁公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建设边际效益趋减。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车联网横跨5G、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完美契合新基建要求,是新基建建设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未来随着5G发展,车联网将依靠5G高速率低时延的技术特性与互联网进行无线连接,达到未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等应用。 车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三大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执行系统。车联网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各类元器件和芯片生产企业。它们不生产最终产品,而是将中间产品提供给汽车生产商、各类设备生产商等。国内这类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产品性能与国外差距较大,常常受到汽车生产商、设备生产商的制约。中国车联网市场在宏观政策、潜在市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巨大、保有量不断提升,新车搭载智能网联终端的比例将不断提升,预计2025之前,大部分新车都将联网,同时联网汽车渗透率也将不断提升。而随着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车联网功能的付费意愿也将提高。短期车联网市场增长主要依靠新增硬件数量和用户增值消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19年达到920亿美元,同时预计在2022年增长到1629亿美元,2019-2022年GAGR达到21.0%。而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同时发展速度也快于全球整体水平。根据数据,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在2019年达到239亿美元,到2022年将增长到530亿美元,2019-2022年占全球份额由26.0%提升到32.5%,三年CAGR高达30.4%。同时在车联网市场成熟之后,硬件收入将达到14%,2022年在全球市场将达到约为228亿美元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已达366.4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已达到486亿元。预测2019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574亿元。同时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60%。并预测在2021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达到了1155亿元,同比增长17.9%。看十年,车联网产业总规模有望达2万亿元。“聪明的车”:推测2020-2030总量8350亿元左右。汽车的两个发展方向分别为智能化和网联化。从智能化的角度,自动驾驶是最大颗粒应用。2030年自动驾驶车辆保有量有望达到30%以上。我们保守估计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8亿辆,其中自动驾驶车辆保有量占比达20%(相当于年销售自动驾驶车辆560万辆)。此外,推算2030年L1-L4自动驾驶新车平均单车成本有望降低到1262美元左右(综合考虑L1-L4渗透率及主要硬件如激光雷达价格趋势等因素)。保守推测十年间国内自动驾驶产业规模将达707亿美元。从网联化的角度,根据《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据此保守推测2030年存量汽车中联网汽车占比达55%。推测2030年单车网联成本在350美元左右(包括车载芯片模组、车载终端、车载网络及必要的基础软件和功能软件)。保守推测十年间国内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539亿美元。近两年车联网相关重磅政策密集发布,国家自顶层推动产业发展的意向非常明确。近年来国家对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务院、工信部、交通部、发改委、公安部等相继出台车联网相关的指导政策、实施办法、技术指南、体系标准等文件,引导车联网产业逐步落地。2020年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更是明确体现了国家意志。文件指出车联网发展的战略愿景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我们认为,在政策引导下,车联网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崛起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车联网产业正快速发展,产业链主体更加丰富,跨行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从产业结构看,可提供诸如V2X碰撞预警、盲点监测等功能的创新企业开始加入到汽车厂商的一级、次级供应商名单中,部分ICT企业开始在汽车产业布局。其次,在传统汽车垂直产业体系中位居上游的芯片企业、车载显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重要性日益显著,并开始向汽车厂商的次级、一级供应商地位跃升。从发展趋势看,传感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厂商推动了汽车智能程度的提升,而网络运营商、芯片与模组厂商、终端设备商等加速了汽车网联化的进程。从参与主体看,车联网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为参与主体数量增加和影响扩大,一方面是更多的消费类电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加入到汽车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和主机厂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是汽车电子和软件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增加,为传统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带来影响。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