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环保行业

环保行业

2020年工业废水行业需求分析及市场总体概况

2020年工业废水行业需求分析及市场总体概况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企业的工业废水,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工业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

工业废水的一个特点是水质和水量因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差别很大。如电力、矿山等部门的废水主要含无机污染物,而造纸和食品等工业部门的废水,有机物含量很高,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常超过2000毫克/升,有的达30000毫克/升。即使同一生产工序,生产过程中水质也会有很大变化,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同一炉钢的不同冶炼阶段,废水的pH值可在4~13之间,悬浮物可在250~25000毫克/升之间变化。工业废水的另一特点是:除间接冷却水外,都含有多种同原材料有关的物质,而且在废水中的存在形态往往各不相同,如氟在玻璃工业废水和电镀废水中一般呈氟化氢(HF)或氟离子(F-)形态,而在磷肥厂废水中是以四氟化硅(SiF4)的形态存在;镍在废水中可呈离子态或络合态。这些特点增加了废水净化的困难。工业废水的水量取决于用水情况。冶金、造纸、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用水量大,废水量也大,如有的炼钢厂炼 1吨钢出废水200~250吨。但各工厂的实际外排废水量还同水的循环使用率有关。例如循环率高的钢铁厂,炼1吨钢外排废水量只有2吨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发展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创伤。向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社会发展与环境友好越来越需要寻求两者间的平衡,而工业发展造成的污染便愈加不能忽视。中国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地区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的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从当前发布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方案的城市来看,调价幅度从10%-100%之间,多数地区遵循发改价格〔2015〕119号文件调整标准进行调价,设市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为1.4元/立方米,县城、重点建制镇1.2元/立方米,河北张家口、浙江台州市、江苏徐州市均高于国家政策收费标准,分别调高至1.6元/立方米、1.8元/立方米、1.44元/立方米。随着其他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逐步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整体平均价格将逐步上涨。工业废水治理已成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中迫在眉睫的事。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逐渐重视,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和环保投资力度,各项扶持政策出台,社会需求的增长,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保持较高扩张速度。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废水行业受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环境保护公益性特征的影响,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加上特许经营权的属地化特性束缚了地方性企业的异地扩张,因此市场集中度并不高。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用于指导水污染防治,特别是2015年4月“水十条”发布以来,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当前,我国已出台10多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相关标准、3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国家环境标准、2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环境标准用于规范行业发展。行业主要竞争者是具有污水处理业务的大型国有水务集团、外资水务集团等。其中国有水务集团以首创股份、北控水务、创业环保为代表,外资水务集团以法国威立雅、苏伊士公司为代表。而单从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来看,单纯做工业废水处理的企业规模均较小,行业内没有大型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工业废水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市场规模分别为362.09亿元、175.14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规模的42.96%、20.78%,合计占比63.7%。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到2015年下降为199.5亿吨,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废水排放量约771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181.6亿吨,占比23.55%。“十三五”期间有望延续“十二五”成效。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由工业废水工程投资和工业废水治理运营服务两部分构成,2016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为842.84亿元,同比增长4.86%;预计2017~2020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容量将达到3800亿元。根据初步统计,我国规模以上污水处理企业数量为300多家,这些企业构成了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供给主体。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从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企业占大多数,但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偏小。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CR10(10家企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百分比,用以表示行业集中度)低于10%,为低行业集中度行业,行业竞争分散。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集中度有望有所提高。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数量占整个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比例达到98%。从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国有企业目前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其他性质企业,不过国有企业在中国污水处理市场近几年的份额略有下降。从行业宏观来看,现阶段,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经济特性展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竞争、需求、技术、增长和盈利。其中,由于我国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随着供水量的稳步增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逐渐重视,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和环保投资力度,各项扶持政策出台,社会需求的增长,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保持较高扩张速度。我国的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才刚刚步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将保持在较高增速发展,根据截止到“十二五”期末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十二五”期间,用于废水处理的投资达4500亿元;根据我国“十三五”废水治理行业规划,“十三五”时期的废水处理投资规模将达到1392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三倍以上。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结合政策支持情况,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十三五”末,工业废水市场规模可突破1500亿元,到2024年,工业废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00亿元大关。

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需求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其中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为行业发展热点,而PPP模式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模式。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需求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其中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为行业发展热点,而PPP模式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模式。水处理领域市场红利与机遇双突进,形势火热。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低、工程建设成本回收期长,同样也是水处理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难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处理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