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连锁酒店行业市场竞争力及发展现状分析
连锁酒店是指以加盟经营模式运营的酒店,连锁酒店一般都具有全国统一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全国统一的会员体系和营销体系、价格相比较很有优势符合大众化消费。连锁酒店业发展的主要态势,从星级酒店到经济型酒店再到青年旅社、主题酒店、精品酒店,连锁酒店的发展模式和认知度已经深入人心。连锁酒店与单体酒店相比,无论在装修、服务还是信誉上都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处处挤压着单体酒店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我国,连锁酒店可大致分为经济型、中端型及高端型。经济型连锁酒店以干净、舒适、方便、实惠为主要特征,为一般商务人士及普通旅游者提供有限而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区别于定位高端、提供全面服务的星级酒店与价廉质低的社会旅馆。
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与星级酒店不同,连锁酒店有着统一的品牌形象、服务标准化、物资配送和市场推广等,具有独特的竞争力。从1996年上海锦江集团开始酝酿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我国连锁酒店行业规模便踏上快速增长之路。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起源于20世纪末的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创立之初发展速度缓慢。进入21世纪后,陆续出现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汉庭、如家、7天连锁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标志着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进入到快速增长时期。2013年前后,经济型酒店结束高速扩张,供给侧收缩,供求关系改善。总体来看,我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有着由自营到加盟、由内生到并购、由星级到品牌的发展特点。目前,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前十依次为如家酒店、汉庭酒店、7天酒店、格林豪泰、锦江之星、都市118、尚客优连锁、城市便捷、莫泰酒店、布丁酒店。中端型连锁酒店的崛起,一方面是经济型酒店新开店速度下降,旧有经营不善的经济型酒店关闭或者转型中端,同时三四星酒店数量萎缩,腾出空间;另一方面是在更多商旅客出现的背景下,旧有会员体系房客低成本转移到中端需求,旅游出行住客消费升级。供给侧总量增速趋缓、强结构调整,叠加需求复苏和消费需求升级,推动中端型连锁酒店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从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逐渐向度假的阶段过渡,同时本土的商务出行住宿需求为中端酒店业态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产业创新空间;随着国家出台限制“三公”消费对高星级酒店的严重影响,以及老一代快捷酒店产品的老化面临的诸多问题,给中端酒店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顾客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性价比、略带设计感的中端酒店产品刚好可以满足该部分群体的消费升级,住宿个性化需求,中端酒店竞争定位从市场细分到产品的差异化。当前,中端型连锁酒店市场竞争激烈,前十品牌分别为维也纳酒店、全季酒店、麗枫酒店、星程酒店、如家精选酒店、桔子精选、山水时尚、喆啡酒店、雅斯特酒店、如家商旅。其中,维也纳酒店市占率接近三成,高达28.14%,位列第一。目前,我国多数本土酒店集团仍立足高端,采取相对集中战略,但对中低端市场的控制能力日渐薄弱,尤其是在经济型连锁饭店集团以其治理结构和产品优势取得了强劲发展后,部分集团已经开始逐步退出低端市场,低端市场由现有经济型饭店集团主导的局面已基本形成。目前国内酒店品牌竞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锦江集团、首旅如家集团、华住集团已经凭借众多品牌迅速抢占市场。2016年开始国内酒店行业纷纷转型布局中高端市场,锦江股份收购维也纳,主要针对中端酒店市场发力,2017年旗下中高端酒店占所有门店数的20.5%,成为三大集团中发展最快、布局最广的企业;首旅如家推出如家商旅、和颐酒店、如家精选等中高档品牌,并且对现有的经济型酒店进行升级,2017年旗下中高端酒店占所有门店数的10.2%;华住集团收购中高端酒店桔子水晶,2017年旗下中高端酒店占所有门店数的18%。2017年中国连锁酒店品牌中,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旗下品牌如家酒店客房数位居榜首,全国共有2384家门店,客房数为25.20万间。华住酒店集团旗下汉庭酒店共2181家门店,共计客房数22.12万间,排名第二。铂涛酒店集团的7天酒店客房数全国第三,全国共有2424家门店,21.84万间客房。虽然连锁酒店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连锁化率不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酒店行业连锁化率只有25%,而美国1990年的连锁化率已达到46%,2017年则提升至72%。2017年全国连锁酒店市场规模大致为320万家,由于我国酒店连锁化率相对较低,因此这类设施在我国整个住宿业市场中占比仅20%。而在所有酒店设施中,经济型(二星级及以下)酒店设施数量为27.7万家,仍占绝对“大头”,占比高达87.3%。旅游度假和商务出行是酒店行业的两大客源市场。中长期来看,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次还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务出行,均呈现正向增长的态势,从而决定了酒店行业需求端的稳定增长。同时,酒店消费者需求正从经济型酒店向中端、精品、民宿等方向转移。在出游出行需求增长的逐渐拉动和替代传统酒店的趋势下,中端连锁酒店与经济型连锁酒店保持均保持10%以上的开店速度,发展前景依旧可期。但由于行业结构调整更迭等因素,中端连锁酒店与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关店问题也不容小觑。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预测,到2023年,我国中端连锁酒店有望超过10000家的数量,经济型连锁酒店则有望达到5万家。长期来看,我国酒店行业连锁化率必将继续提升,连锁酒店仍面临发展机遇,尤其是中端酒店市场。随着中产阶级比重提升、消费升级及高端转移推动中端酒店需求增长,中端酒店已成为市场新的投资热点,中端酒店市场的主要品牌运营情况、增长势头良好,我国中端酒店及加盟比重提升空间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加强丝路国家旅游合作,打造丝路特色的旅游产品,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国内沿线省市的积极行动,给连锁酒店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