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休闲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态势分析
休闲餐饮是指市场上环境舒适且供应价格适中食品的餐饮机构提供有限的餐桌服务。与正餐相比,这类餐厅营业时间较长,供应餐饮时间亦更具弹性。此分类包括中式休闲餐厅、西式休闲餐厅、咖啡屋、茶室及以供应软饮料、酒精类饮品及小吃为主的酒吧等。在休闲经济下,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缓解工作压力,越来越倾向于呼朋引伴到休闲餐厅谈笑小憩,这也因此成为促进我国休闲餐饮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互联网渠道的发展,无论是从感官还是味觉方面,当下的菜品质量都在接受者裸体体验。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任何好与不好都会被放大无数倍,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影响,国内餐饮行业整体告别快速增长时代,部分高端餐饮企业的生意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与高端餐饮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相对照的是,主打大众市场的快速休闲餐饮却一枝独秀,行业发展十分喜人。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休闲餐饮市场竞争策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快速休闲餐饮市场从2008年的45亿元增至去年的1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未来仍将保持此等增速,到2018年,市场规模可扩大至372亿元,占中国整个快餐市场的3.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餐厅的环境氛围有了更多的要求,一批以营造浪漫情调、突出文化氛围的休闲餐厅开始受到白领一族的青睐。悠闲的环境、轻松的氛围、精致的简餐、人性化的服务满足顾客的深层心理需求。从中国发展情况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劳动时间的缩短,休闲已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休闲餐饮正是餐饮业适应休闲消费需求的一种体现。北京的“仙踪”、“星巴克”、“麦咖啡”、“必胜客”生意火,发展迅速;上海的“锦亭”开出了十多家休闲餐厅。休闲餐饮在中国餐饮行业中是后起之秀,前景广阔。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快节奏使人们只能在食堂、办公室,匆匆忙忙吃完标准化、毫无个性的快餐,这使得人们工作时的饮食生活日益“工作化”、“简单化”、“程序化”,以上因素都促使人们想在休闲日吃得轻松、吃得开心,也就是在休闲、自由的环境中享受下餐饮生活。2015年中国休闲餐饮市场的销售规模达3492.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3%。2017年,西餐及休闲餐饮的平均毛利率所有下降,由于各项支出的增长,平均净利率比2016年下降了1.26个百分点。净利、毛利的下滑也可以从侧面反映2017年西餐及休闲餐饮的各项税费合计支出降低的现象。2017年,西餐及休闲餐饮在高档餐饮市场中的人均消费金额、消费人次均有大幅下降;由于价格抬高,中档餐饮市场中虽然消费人次下降,但人均消费金额上涨。十分明显的变化就是,大众餐饮市场中,西餐及休闲餐饮消费人次同比增加35.55%,同时由于价格亲民,人均消费金额上涨幅度不及消费人次增幅。按菜式细分,2019年,西式休闲餐饮市场规模269.2亿元,占中国休闲餐饮市场规模的50.7%,而中式休闲餐饮市场规模232.3亿元,市场份额则为43.8%。预计2020年西式市场规模393.4亿元,中式市场规模340.1亿元。休闲餐饮细分市场在2014年至2019年是中国餐饮业中增长最快的餐厅服务类型,其整体市场的占比不断增加,由2014年的约10.6%增加至2019年的约11.4%,预计2024年增至约11.7%。休闲餐饮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3063亿元增至2019年的5309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4714亿元,2024年增至7761亿元,主要受中国人口的消费升级及高品质用餐体验更受重视所带动。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都市年轻白领阶层的需求促进了西式餐饮与传统餐饮的融合,使得到休闲餐厅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主流餐饮消费形式。在国民经济结构呈现新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餐饮的消费结构加快向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升级,品质品牌餐饮引领作用显著。餐饮业在扩内需、促销费、稳增长、惠民生方面作用强劲,餐饮市场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都市年轻白领阶层的需求促进了西式餐饮与传统餐饮的融合,使得到休闲餐厅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主流餐饮消费形式。我们相信,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现代消费人群的兴起,休闲餐饮市场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