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态势分析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
随着“一带一路”、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等概念的兴起和落地,智慧旅游建设需求也呈现井喷状态,“全民出游”催热智慧旅游新方式,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越来越多的景区推出智慧旅游服务,以网络预订、网上支付、在线咨询等为内容的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为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居民购买力大大增强,消费结构开始升级,从温饱型消费开始转向服务型消费,旅游消费正是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的一种高层次消费需求。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在我国,景区仍然是人们外出旅游首选。旅游消费大众化,加上我国高人口基数带来的庞大的旅游市场,带动了我国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转型。国家相关政策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加上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为群众提供了闲暇时间,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得到释放。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2015年初,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大数据挖掘和智慧营销能力明显提高,移动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旅游业应用更加广泛,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在相关意见的指导下,我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可期。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底我国共有5A级景区数量212家,其中2015年我国新增5A级景区13家。 国家旅游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其中,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入出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旅游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50亿人次。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5.4亿人次,同比增长7.78%。整理统计,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首次过亿,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又同比增长了近20%,2016中国的出境人员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2017年上半年中国再次继续领跑全球出境旅游市场。我国大众休闲旅游时代正在高速发展,叠加国内景区转型升级将持续推动国内游维持平稳增长。从交易额格局来看,2017年机票市场份额仍为最大,但占比有所下滑,降至54.7%;住宿市场的增速相对稳定,占在线旅游市场总体份额的20%;而在线度假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占比达到19%。未来在线度假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其市场份额在2018年将突破20%。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持续扩大,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7260亿元,同比增长20.6%,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超万亿。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居民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提升;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基础技术逐步成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加快普及;国家加快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划及投资布局。以上因素都为智慧旅游发展注入了坚实的基础动力,使“智慧旅游”颠覆传统旅游业运营模式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热点,成为旅游行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