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环保行业

环保行业

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海洋工程装备是深海战略的基础,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不断深入,相应的装备也在不断升级,特别是近十年来,钻井深度、日产油量、最大可容纳井数、储油量、防潮汐防地震等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起步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抓住市场高峰期的战略机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订单,实现了快速发展,能力也明显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 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 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3000 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目前,世界上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包括: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浮船等钻井装备和浮(船)式生产储油卸油系统(FPSO)、半潜式平台生产系统(含张力腿平台生产系统)、自升式平台生产系统和驳船式生产系统等移动式海上采油(生产)装备、海上工程船舶(海洋地质勘探船、供应船、拖船、起重船、打捞救助船、海底电缆铺设船、铺管船)等等。 自 2010 年从金融危机的低谷中恢复以来,全球海工市场呈现出旺盛的订造势头。2011 年和 2012 年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订单水平总体上超过了金融危机前2005-2008 年间订造高峰期间的水平。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数据,2014 年,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呈现一定萎缩,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 407 座(艘) ,成交金额 419.8 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 27.1%和 34.3%。同时,全球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竞争格局被颠覆,三大主要海工装备总装建造国中国、韩国和新加坡承接海工装备订单金额分别为 147.6亿美元、61.3 亿美元和 68.5 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35.2%、14.6%和16.3%,中国超过韩国和新加坡,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我国海洋油气储量丰富,仅南海海域的石油地质储量就在230-300亿吨区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不过,我国的油气探明率(尤其是海洋)很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正因此,海洋油气业增加值比重较低,2017年仅有3.6%,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相关政策的出台,“十二五”规划也为中国海洋工程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来看,中国或将成为下一个全球海洋工程制造中心。目前,从全球范围看,大多数的钻井平台都建造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及第二次石油危机附近。21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企业抓住机遇,承接了相当数量的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认可。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1163.5亿元,同比2014年的1331.1亿元下降了12.6%,201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1163.5亿元,其中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规模约652.4亿元,占比约56.07%。为促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能力,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而随着海洋油气开采逐步被各国城府所重视,海洋油气钻采装备的新增市场需求空间也极为广阔。由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要求高、研制难度大,我国的配套设备生产能力较弱,大部分海工装备的配套设备依赖进口,自配套率不足30%。尤其在核心配套领域,我国自配套率低于5%。“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量海洋石油装备订单向国内配套的倾斜,配套设备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将逐渐由目前的中低端配套,向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高端配套发展,形成大功率动力及传动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提升系统、甲板吊机等关键配套设备和零部件制造能力,逐渐实现进口替代。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因此,尽管当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面临一定挑战,但也面临加快赶超的战略机遇,未来发展依旧可期。

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我国已经在海洋开发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极大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蛟龙号深海探测器屡屡创造奇迹,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将加快迈向深海。国内海工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以及陆上油气资源的衰减,未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将具备较长的景气周期。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