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业车辆行业市场份额分析及市场竞争力预测
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包含叉车:前移式叉车,插腿式叉车,平衡重式叉车,跨车,侧叉;单斗装载机:牵引车,挂车、底盘车等。它们的特点是轮式无轨底盘上装有起重、输送、牵引或承载装置,进行游动作业。工业车辆是工程机械的重要分支,是物流行业的重要装备之一,它是以内燃机、蓄电池电机,液化气内燃机为动力的搬运、仓储和装卸类搬运机械。普通适用港口,车站、货场,、车间、仓库、油田及机场等处,可以进入船舶和集装箱内进行作业,还广泛用于军事和特殊防爆及越野作业,并可以配备多种工具扩大其使用范围。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和应用,以及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车辆产品使用范围将日益扩大,成为一种产量和规格最多的装卸仓储搬运机械。
随着新型工业产品的快速更新,具有专业功能、工艺考究、应用范围广的电动仓储工业车辆需求将会日益旺盛。从全球各地区销售的工业车辆类型来看,欧洲、美洲等工业化程度较成熟的地区,电动仓储车辆占据了约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较为集中的地区,内燃叉车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早期由于“三电”(蓄电池、电机、电控)相对落后,我国电动仓储车辆的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内燃叉车。改革开放以来,电动仓储车辆销售量逐年递增,不过目前内燃叉车仍然是我国机动工业车辆的主要产品,电动仓储车辆在机动工业车辆总销量中所占的比例约25%,与欧洲约80%,美国、日本约60%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 近二十年来,随着节能、环保、安全、土地集约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电机、蓄电池与充电装置技术水平的进步,不消耗石油、不污染环境的电动仓储车辆已经在世界范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其销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对于目前内燃叉车应用较多的中国而言,未来电动仓储车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范围来看,2009-2019 年全球销售保持了稳步增长,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工业车辆的需求量同步减少,全球经济步入新的底点,调整没有金融危机时那么大,预计全年将是负增长。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工业车辆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工业车辆上半年总订单量为705,589 台,相比去年同期的758,339 台,下跌6.96%,各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三类车跌幅最小,除亚洲外,其他各州均为负增长,亚洲主要还是中国的表现相对较好。市场方面,根据2009-2020 上半年工业车辆分会会员单位总销量情况数据来看,工业车辆受三大因素影响,在2020 年上半年销售量逆市上扬,超出预期:一是国内市场经过调整,需求有所增加;二是出口去年同期受美国贸易战影响,跌幅较大,今年上半年对美出口大幅增加;三是电动搬运车替代手动搬运车的趋势继续保持较大的需求。在国内市场,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增长11.17%,但是去年前低后高,全年要保持正增长还要看下半年经济和市场情况。近年来,中国工业车辆市场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工业车辆行业的内资企业超过100 家,有超过18 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和设立销售公司。2019年,对于中国工业车辆行业来说属于复杂的一年,行业不仅要应对前几年高速增长后需要调整的压力,还要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一年来,在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总销售量保持了平稳略有增长的局面,全年机动工业车辆销售量突破60万台,国内市场取得了5.88%的增长,达到45.6万台;出口出现近年来少有的负增长,下跌8.45%,跌幅相比上半年有所缩小;全行业总销售量为608,341台,相比2018年全年的597,152台,增长了1.87%。根据世界工业车辆统计协会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2019年叉车市场总销售量达到1,493,271台,与2018年的1,489,523台相比,增长0.25了%;亚洲2019年叉车市场的销售量达到647,229台,与2018年的销售630,310台相比,增长了2.68%;中国叉车市场全年共销售机动工业车辆456,885台,与2018年的431,207台相比,增长了5.95%。中国叉车市场的销售量占亚洲销售量647,229台的70.59%,比2018年增长了2.18个百分点,仍列亚洲第一位;占世界销售量到1,493,271台的30.60%,比2018年增长了1.65个百分点,继续位列世界第一位。
未来,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工业车辆国际市场全年会出现5-10% 的下跌,同时受美国重新加税和疫情带来的影响,国内的出口贸易下半年将面临较大考验;反观国内市场,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复工复产速度快,调整后需求释放,会有值得期待的表现。企业将依然围绕着电动化、绿色环保、安全、高效、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等相关主题进行深度研发,技术、生产、销售、服务的创新,将改变传统模式,随着市场需求而改变,创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强者恒强,在弱市中有优势的企业竞争力更加明显,市场认同度更高。国内工业车辆行业的集中度较高。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龙头企业向国际工业车辆巨头行列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