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地产开发行业格局及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房地产开发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为了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包括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而从事的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等行为的总称。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随着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商业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购买房地产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因此,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提,而房地产开发也并非仅限于房屋建设或者商品房屋的开发,而是包括土地开发和房屋开发在内的开发经营活动。简言之,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是城市建设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以100余家企业作为样本,统计其公开发布的融资数额,发现2019年上半年房企融资数额达到12309.11亿元(含拟融资计划,下同),其中债券融资达到7602.19亿元,占比61.76%。 若分月来看2019年4月融资总额最高,达到3309亿元,其中债券融资额为1636.29亿元,而公司债在债券融资中占比36.76%。4月过后,随着监管层对融资收紧,融资金额下降明显。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市场竞争策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份,房企融资动作进一步减少,录得的融资金额仅为2074.74亿元,环比下跌8.93%。进入2019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其增速维持在两位数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60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3%。其中住宅投资80666亿元,较去年增长14.6%。从地区来看,2019年1-10月,东部地区投资力度最大,其房地产开发投资57615亿元,同比增长8.4%。而在增速方面,西部地区增速最快,1-10月其房地产开发24588亿元,增长15.7%。另外1-10月,中部地区投资22822亿元,增长10.0%;东北地区投资4579亿元,增长9.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前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 进入2019年以来,虽然我国房地产销售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并且销售面积在1-10月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1%;商品房销售额124417亿元,同比增长7.3%。紧抓城市发展机遇,聚焦重点城市群和核心城市。一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作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区域良好的基本面为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未来随着城市发展红利不断释放,仍会是新房市场开发的核心区域。另一方面,重点一二线城市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表现分化,人口和城镇化率快速提升的城市或将为房企带来扩张红利。
整体来看,在我国经济和房地产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行业调控政策和融资环境总体仍将保持从严态势,企业销售业绩分化也会加速行业格局洗牌及市场集中度的持续提升。着眼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尚存,部分具备规模及资金优势、经营策略坚持快速周转的企业将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未来仍需顺应市场发展大势,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升级产品与服务水平,并紧抓政策机遇扩大融资规模,防范自身资金风险,通过高质量的发展内核实现可持续的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