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卫生陶瓷行业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分析
卫生陶瓷是指卫生和清洁盥洗用的陶瓷用具。中国卫生陶瓷行业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来讲起步较晚,卫生陶瓷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但缘于在陶瓷工艺上有着良好的传承,加上中国卫生陶瓷产业的不断努力,在引进和消化国外技术和装备及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一线品牌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也给卫生陶瓷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迅速兴起,新建住宅和旧住宅的装修使卫生陶瓷进入千家万户,使之不再是星级宾馆的卫生间的奢侈品,而是百姓家必不可少的卫生器具。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酒店宾馆、餐饮娱乐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卫生陶瓷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此期间,我国卫浴工业飞速发展,国内卫生陶瓷的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卫生陶瓷产量逐年增长。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卫生陶瓷行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原有的陶瓷企业不断整合,新的卫生陶瓷企业也不断出现,形成了以广东、河北、河南、福建为主的卫生陶瓷生产区域,诞生了惠达、舞阳冠军、佛山科勒、中宇建材、九牧厨卫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整个行业的销售量逐步稳步攀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近几年的卫生陶瓷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低端市场的扩大,如在赣、湘、鄂、陕等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和农村,中低 档产品保持着较大增长。另外,工程渠道的需求的增加,例如政府保障房以及精装修商品房的大量开工建设也是助 推行业的重要力量。在渠道商,卫浴品牌在电商市场发展迅猛,随着线上线下的打通、8090 后消费者的涌现导致的 个性化需求增加,网络销售表现出爆发式增长。 目前来看,虽然中国已成为卫浴产品制造和消费大国,但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初期投资少,产品同质化严重, 业内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致使整个卫浴行业市场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国际卫生陶瓷品牌,如科勒、东陶,牢 固占据高端市场;国内知名品牌主要占据中端市场,国内行业四大龙头为惠达、箭牌、恒洁和九牧;其他中小企业 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截至2016以前我国全装修政策主要聚焦在顶层设计和引导,致使企业端实际落地动力不足,故早年我国新竣工的房屋仍以毛坯房为主,瓷砖作为装修类建材的主要下游亦聚焦在C端。2016年是一个明确的政策拐点,此后政策出台数量跳增并开始由国家级政策下移至省级、市级政策且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16年起,随着精装修比例的提升,装饰建材也开始逐渐纳入房地产全国集采目录,成为第二次集采变革红利释放的主要方向,瓷砖作为在精装修市场配置率接近100%的品种显著受益,大B端需求进入结构性的高成长阶段。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卫浴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卫生陶瓷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华中地区卫生陶瓷产量占比最高,达48.84%,华东地区产量占比9.35%,华南地区产量占比22.75%,华北地区产量占比14.4%,西南地区产量占比4.66%。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卫生陶瓷企业产量持续增长。从国家相关部门采集的数据看,2019年12月,卫生陶瓷全国产量1851.07万件,比去年同月增长3.58%;2019年1-12月,全国卫生陶瓷累计产量为21955.68万件,比去年同月增长10.71%。从市场需求层面看,中国一二线重点城市的居民住房普遍进入“老龄化”阶段。在城市住宅中,有12个城市的建筑年限超过15年,比例超过20%。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旧城区的旧城区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居民的生活需求,改造旧社区并提高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是未来的趋势,市场空间巨大,这也必将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新增长点。
目前卫生陶瓷产业以产量增长为主的模式已结束,产业发展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优化存量、做优做强增量并存。未来产业将以产品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内涵式、创新性发展为主导。产品开发将朝着绿色化、功能化、时尚化方向发展。陶瓷薄板、薄型砖、利废型新产品等绿色化产品,防静电瓷砖、透水陶瓷、防滑陶瓷、抗菌陶瓷、自洁型瓷砖、蓄热、蓄光型建筑陶瓷、健康型瓷砖、仿石和仿木类瓷砖产品、节水型卫浴产品、智能卫浴等功能产品,将成为未来产品的主流方向,柔性化生产、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卫生陶瓷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