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国防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概况分析
1、国防信息化行业概况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和制胜机理的深刻变化,国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全方位转型升级,实现国防军事从传统人力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主要推动力量。
国防信息化战略构想最早在1999年由美国国防部提出,意在构建一个集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及监视(surveillance)与侦察(reconnaissance)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军事信息指挥控制系统,现称C4ISR(军用指挥控制通信专网)系统。搭建包括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等要素的全维度军事信息系统框架,及时将战场信息分析处理后,以指令经由可靠安全的军工通信网络传达到具体作战单元,形成完整的信息闭环,达到增强战力的作用。美军在后来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显示了国防信息化升级后的强大能量。
经多年发展与技术更迭,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主要着眼于装备自身信息化、装备管理信息化及综合指挥信息化,循序渐进的推进国防信息体系建设。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防信息化行业已形成了围绕雷达、卫星导航、军工电子、信息安全、军工通信五大应用领域的全产业链条,主要参与者包括信息化软件商、装备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基础件制造商、信息化硬件商。
同时,近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国防信息化代表性政策不断颁布,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在雷达、卫星导航、信息安全、军工通信与军工电子等五大细分领域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国家安全战略发展背景下,中国军费支出不断增加,新一代武器装备不断定型列装,国防信息化的投入比重与国产化率继续提升。
2、国防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对信息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国防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战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陆军的信息化装备程度已达到 50%以上,美国海军、空军的信息化装备程度已达到 70%以上,已初步建成了符合现代战争、战术要求的信息化国防体系。在此环境下,我国正加快推进国防信息化进程,近年来发展情况如下:
(1)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2016年5月,中央军委颁发《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年,军队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需取得重大进展,要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2016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提出“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强军目标新要求,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吹响了以信息化驱动军队现代化的进军号角。
(2)国产化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长期以来,我国多个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装备大部分被外国品牌把持。“棱镜门”事件、WindowsXP 停止提供服务、Windows8 存在重大安全漏洞、硬盘被植入间谍软件等信息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让我国在国防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实现关键软硬件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2015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更是明确提出国防武器装备“坚持信息主导、坚持自主创新”的要求。
加之2018年以来,中M贸Y摩擦不确定性较强,美方多次针对我国核心信息化企业采取不正当措施,直击我国自主可控和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较低的痛点,为避免我国国防安全建设受制于外,我国国防信息化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3)国防息化建设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
国防信息化,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国防信息化体系,最终目标为实现军队的全面信息化,提高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军队通过信息化建设整合一体化管控能力:将作战应用、装备研制、综合保障、试验训练等军事业务协同于一体,实现全域一体化。国防信息化是现代国防力量倍增器,不仅显著提高了单兵/单武器的综合战力,而且极大提升了整体国防体系的协同性。
当前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国务院发布的《2013国防白皮书》指出,机械化战争形态正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主要国家正大力发展军事高新技术,抢占太空、网络空间等国家竞争战略制高点。根据2016年5月中央军委颁发《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要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2016年7月由国务院印发的《2017-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到2020年前,要加快信息强军,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强军目标新要求,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
(4)补偿性发展、高质量发展并驾齐驱,产业链逐步完善
由于早期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较差,整体国防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后于以美俄为代表的一流军事强国,因此近年来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呈现补偿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并驾齐驱的显著特征。科研院所、部分高校主攻世界领先技术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以顶层技术引领全军发展;军民企业紧跟核心思路,实现各自优势技术的产品转化,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国产自主的完整产业集群。
3、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A、军用级射频识别技术趋于成熟(RFID)
射频识别是由雷达技术衍生出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无线电信号来识别特定的目标,军用领域主要用于装备和器材物资自主可控、透明可视管理。目前大部分军用射频识别芯片(RFID)主要由民用产品改造而来,射频标签信息输出、数据读取模块、收发天线装置等保密、耐高低温、稳定性等低于军用电子产品强度要求。行业内企业根据军品品质需求,对射频芯片及接收采集装置进行重新设计,显著增加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稳定性与保密性,进一步促进了国防信息化数据采集板块的发展。
B、战场生存能力逐步提升
在现代战争复杂电磁环境下,武器信息化系统自身的生存能力成为衡量其优越性的重要因素。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如何不被敌方所发现,成为系统设计中的关键。低辐射技术、无源探测技术、光电类信息技术等可有效降低被敌方侦察手段发现概率的技术采用率正大幅提升。
C、网络一体化控制水平提升
在指挥控制系统的技术体制上,世界各国一般采用一体化指挥平台技术体制,建立一体化技术标准,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战略、战役和战术各级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各系统间网络互连、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提高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联合作战情报融合、态势综合、指挥控制能力。
(2)行业技术特点
A、高可靠性
国防信息化产品对质量有较高标准,所生产的产品需要满足实战的各种要求。除满足从程序设计、系统架构再到集成产出的严格质量控制,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外,还需满足各种极端条件下,顺利完成各种实战及战术指标等要求,保障产品的可靠性。
B、复杂性
行业内产品技术水平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通常涉及如硬件、软件、数据科学、保密技术等各类技术,多个学科的原理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的综合运用,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C、专用性
世界各国针对国防科技工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对实战目标要求也更为全能、精细化。因此,国防信息化产品的生产不仅对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对产品的整体设计、制造集成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针对性。生产企业通常根据用户精准需求对项目进行针对性开发,产品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论证、试验、测试,最终达到用户的指标要求后才能顺利完成交付,产品专用化、定制化程度较高。
4、行业特征
国防信息化行业特征
(1)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严格
国防类客户对军事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决定了供应商应具有较强的保密意识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军工客户采购物资的交货时间、地点、批量、物资特点等信息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军事机密,会影响相关单位的安全性,因此为保证军工采购的保密性,保障军事活动有效进行,军工客户对供应商的保密及安全意识有严格的要求。
(2)技术含量高
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行业,国防信息化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技术,技术集成度高。此外,行业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对国防信息化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企业需准确理解行业用户需求,并在共性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贴合客户需要的专业产品,核心技术掌握的难度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
(3)产品以定制化为主
国防类产品相比民品定制化程度更高,同一类型配套产品,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与之配套的整机装备不同、同一装备中各部分性能指标要求不同,使得军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多规格、小批量、定制化”的特征。
(4)采购行为具有稳定性
国防类客户的采购具有强计划性的特征,产品从列装到最终淘汰的周期较长,后续维护、修理的售后需求延续性强,且变更供应商需要较复杂的流程,因此军方采购一般较为稳定。同时,由于军方的结算流程较长,付款周期较长,所以军工客户往往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确保稳定、高质量的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