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能源石化>新能源业

新能源业

2022年全球及中国碳中和-光伏行业市场全产业链发展规模结构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预测

2022全球及中国碳中和-光伏行业市场全产业链发展规模结构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预测

 

(1)全球碳中和目标明确,光伏有望引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期:

①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迅速扩容,我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重心:在应对能源危机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双重驱动下,光伏产业受到世界各国政策的大力扶持,整体呈现快速向上发展的态势。至2021年末,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26GW1,2017-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62%。

2017-2021年全球及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现状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目标及各国具体路线图的引导,2020年和2021年,即使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约130GW、170GW,当前复合增长率高达21.58%。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21年有近290GW的新增可再生能源投入使用,光伏占一半以上份额,其次是风力和水电。光伏因其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用之不竭、受地域限制少等优势,有望引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期。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2050年全球光伏累计并网装机量将达到8,519GW。

凭借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优势,我国光伏产业各环节的产能、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比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球光伏产业重心进一步向我国转移。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全球光伏产品产能、产量及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占比情况如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当前,国内光伏组件厂商也致力于扩大境外产能,其中东南亚、中东区域成为布局重点。在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建设本地化产能,能够面对相对宽松的贸易环境,有助于提升境外市场份额,并有效利用当地价格较低的电力、人力资源;同时,随着东南亚地区陆续出台积极的光伏扶持政策,当地光照条件好、适合建设光伏系统的优势也将日益凸显,组件产品的本地消纳比例有望提升。在土耳其、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布局产能,则能够提升对欧洲市场的覆盖能力,加强全球化布局。

②太阳能电池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享有良好市场环境: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当前,太阳能电池片产业规模同步扩大,集中度持续提升。2020年,全球晶硅太阳电池片产量达到163.4GW,同比增长16.6%。1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198GW,同比增长46.90%。

随着电池片环节的技术更迭速度日益加快,技术水平领先、产能结构合理的企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其所生产的光电转换效率高、长期稳定性好、具有成本优势的大尺寸电池片产品是下游组件市场需求的主流。

2017-2021年全球及中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现状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各国持续出台积极政策,支撑行业中长期增长:

①双轮驱动、内外畅通,我国光伏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期:当前,我国光伏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至2021年末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308GW。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距离实现碳中和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传统能源为主,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者合计占比约84%,非化石能源占比仅为16%。

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能源主体将向以新能源为主,煤炭、石油、天然气为辅的“一大三小”结构转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需要达到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GW;至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需要达到80%以上。届时国内光伏年需求有望达到700GW,累计超过1.4万GW,较2019年末累计装机规模增长70倍;如果考虑海外需求则市场空间甚至会达到3,000GW/年以上,是2019年装机容量的25倍。

 

为实现碳中和时间表,2021年以来国内各项光伏行业支持性政策频出,强调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加快发挥光伏在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来看,以2021年中央财政取消对新备案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为里程碑,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已不再受制于制造成本的约束,进入依靠自身技术进步、工艺改进、规模扩大,以实现持续降本增效的良性发展阶段。

随着各项主要政策的落地实施,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量将保持高景气增长。一是地面电站装机主力军“风光大基地”迎来建设加速期,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00GW的项目已于2021年底有序开工,其中风光各占比一半左右,第二期也于同期启动申报,预计多数于2023年底前完成并网。二是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积极推进,预计县年均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40GW。三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有助于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较低利率水平的贷款,推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领域,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②全球各主要国家颁布多项光伏产业政策,支撑光伏实现中长期健康发展:全球光伏应用市场在2011年以前形成了以欧洲为核心的产业格局,自2013年以来,以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等为代表的大批新兴市场迅速崛起,光伏应用在全球得到普及。2021年,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政策,为实现碳中和制定时间表,共同支撑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中长期发展。

美国方面,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Build Back Better Act》框架体系,拟投资5,550亿美元于清洁能源领域和应对气候变化,是美国历史上对清洁能源的最大单项投资,助力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50%-52%。日本方面,2021年10月日本内阁批准第六版《能源基本计划》,首次提出最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将2030年电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扩大到36%至38%(原目标仅22%-24%)。印度方面,设定目标为2022年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175GW,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份额达到50%,并在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

欧盟方面,“Fitfor55”上修2030年减排目标至较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5%(此前为40%)、以及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供能比例达到40%(此前为32%)。2021年4月德国政府同意将2022年的光伏招标量由此前的1.9GW上调至6GW。2021年11月初法国宣布出台新的十项措施计划促进光伏装机,目标是到2025年底支持全国每年新增超过3GW的光伏装机容量。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CPIA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碳中和-光伏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3)技术进步促进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全面平价上网时代到来:近年来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逐年扩大,在积极政策的引导下,预计未来将以更大的加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产业链各环节技术进步,带来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企业因而能够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实现盈利,与传统能源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开展竞争。

随着单晶PERC大尺寸电池技术日渐成熟,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每瓦光伏组件所需的原材料减少,组件制造成本相应降低,效率更高的组件也能减少电站用地,从而共同推动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下降。与化石能源发电不同,光伏发电不消耗燃料,运维成本较低,其发电成本主要是建设成本所决定的折旧费用和融资成本。因此,随着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已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全行业运营效率和产品综合性能不断优化。

光伏发电成本构成分析

 

通常用LCOE(平准发电成本)来衡量光伏电站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成本,并可用来与其他电源发电成本对比。2020年全球光伏平准发电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5%,最低中标电价纪录也被不断刷新。2021年4月,沙特600MW的AlShuaibu光伏IP项目以1.04美分/度(约合人民币0.06元/度)创全球最低中标电价记录;2021年6月,我国甘孜光伏项目以0.1476元/度创中国最低中标电价。

从整体来看,根据CPIA数据,2021年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小时、1,500小时、1,200小时、1,0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平准发电成本分别为0.21、0.25、0.31、0.37元/度,具体如下图所示。即便在上述最低等效利用小时数的情况下,光伏平准发电成本也已与目前全国脱硫燃煤电价平均值0.3624元/度相当,这表明2021年国内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已可实现与煤电基准价同价。

综上,随着组件转换效率的提升、跟踪支架的使用以及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应用于电站运维,未来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将持续下降,光伏行业已确定性地进入内生增长时代,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