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锂电池行业市场全产业链发展政策环境分析及投资竞争规模可行性评估预测
(1)锂电池行业政策及影响分析:锂电池行业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与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近年来,行业政策主要围绕行业的引导规范等方面展开,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布局、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质量管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等方面。相关政策加强了锂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锂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2)终端应用领域:终端应用领域方面,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动轻型车受行业政策变动的直接影响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对公司的影响详见“3)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和产业政策的最新动向对发行人2022年经营业绩及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新型储能行业。新型储能行业作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方向。2021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其中,上述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锂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因此,随着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新型储能相关的锂电池产业链将迎来较大的市场机会。
电动轻型车行业。2019年4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对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的整车质量、电池电压、电机功率以及最高车速等做出了具体界定,加速了能量密度更高、更加清洁环保的锂电池对铅酸电池的替代。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全球及中国锂电池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3版)》
(3)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和产业政策的最新动向对发行人2022年经营业绩及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
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和产业政策的最新动向: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基础引导期、产业化准备期、示范推广期、产业化发展期四个阶段,主要情况如下:
2022年以来,对新能源汽车存在持续影响的主要政策包括:购置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双积分”政策、主要城市新增车牌限制政策、国家及地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具体情况如下:
A.购置补贴政策: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中,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以下称“补贴政策”)起到了关键引导作用,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补贴政策的演变情况如下:2016年以来,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补贴力度在2017年-2020年逐步退坡,后续补贴退坡时间延期调整至2022年。
2016年至2022年,不同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单车能够取得的补贴标准(补贴金额上限)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知,补贴政策在鼓励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同时,主要引导新能源汽车向长续航路程、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系统、低能耗水平等方向进行发展。2017年-2018年,补贴政策稳步退坡,补贴标准逐步降低,续航里程门槛稳步提升,整体补贴金额高,以续航里程300-400公里的乘用车为例,其单车补贴上限保持在4.50万元至5.50万元,较大程度激励终端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2019年,为坚持“扶优扶强”、分阶段释放压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大幅度降低补贴标准、提升技术指标门槛、降低单位电池电量补贴、取消地方性补贴的共同作用下,相关政策整体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冲击,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部分车企因无法获取补贴经营状况有所恶化,从而对上游产业链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020年以来,补贴政策主要遵循了“坚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的原则,相对2019年的退坡政策,未提升技术指标门槛,整体退坡力度较为平稳,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较小,以续航里程300-400公里的乘用车为例,2019年单车补贴上限下调2.7万元,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相同续航里程的乘用车补贴分别少量下调0.18万元、0.32万元和0.39万元。此外,经过历年退坡,单车补贴上限已由最初的5.50万元降至目前的0.91万元,整体补贴力度已明显降低,对消费者的决策影响较小。2023年,补贴政策将完全取消。
B.税收优惠政策:
a.购置税优惠:2014年8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此后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延续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会议指出2023年将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以2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为例,购置税优惠政策可为消费者节省2万左右的购置税费用。
b.车船税优惠:2012年1月,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开始实施,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相关优惠政策目前仍然现行有效。以北京市为例,1.0升以上至1.6升(含)的乘用车每年需缴纳420元车船税,若购置新能源汽车,按照10年的使用期,可为消费者节省4200元的车船税费用。
C.“双积分”政策:乘用车企业“双积分”是指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CAFC)积分和新能源汽车(NEV)积分,或者简称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概括而言,“双积分”政策主要推动整车厂商进行转型:一是尽可能削减燃油车的油耗以提升油耗积分,二是尽可能生产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以提升新能源积分。针对不满足“双积分”要求的相关车企,主管部门将会限制尚未达到燃油消耗量目标值的传统燃油车的生产销售,从而对车企市场拓展形成压力。在“双积分”政策的推动下,油耗低、节能效果好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车型有利于提高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CAFC)积分和新能源汽车(NEV)积分。
根据2020年6月发布的新版双积分政策,2021-2023年期间乘用车厂商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新版双积分政策鼓励无法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或者无法生产足够比例的车企可以向新能源汽车积分富足的车企购买积分来达到前述政策要求,一是有利于推动整车厂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量产投入,二是有利于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金来源从政府补贴的形式逐步过渡给传统燃油车厂商。
综上,双积分政策是未来从供给端优化整车厂商车型结构的重要推手,鼓励其利用新技术对传统燃油车的排放进行优化升级,提升其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D.主要城市车辆管控政策:基于市内交通和汽车总量管控要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对于新增车辆指标和车辆行驶存在一定限制。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应用,相关城市对新增新能源汽车指标和车辆行驶的限制要远低于燃油车,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E.国家及地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总体规划上,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我国发展总目标为推进成效显著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方面进步显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要求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上,国家2020年11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制定了目标。《规划》明确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为新能源汽车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规划的指导下,2022年各地方政府分别制定细化了因地制宜的中长期规划,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四川、天津等省级行政区为例,其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年规划如下:
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和补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成熟,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实现从购置补贴政策驱动向市场和产品驱动切换,主要体现在:
a.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车桩比1:1战略目标以来,充电桩建设如火如荼,我国车桩比已经由2015年的8.8:1已下降至2021年的3:1,充电配套明显改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增加,里程焦虑明显改善。2017年以来,在补贴政策的引领下,主流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明显提升,从105Wh/kg提升到160Wh/kg,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从250公里提升至500公里以上,使得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大幅改善,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c.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可选车型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不断涌现。高端车型方面,特斯拉Model3、ModelY、比亚迪汉、小鹏P7、理想ONE等车型受到市场追捧;代步车型方面,消费者可选择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奇瑞小蚂蚁(eQ)、长安奔奔EV、长城欧拉黑猫、哪吒V等质优价廉的车型。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车型的不断丰富,能够更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自主良性发展。
2021年和2022年1-6月,在补贴政策持续退坡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降反增,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已逐步摆脱补贴政策依赖,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未来短期内,除购置补贴外,购置税、车船税减免的税收优惠政策、“双积分”办法、主要城市新增车牌限制政策等现行政策对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具有较大影响,未来若新能源汽车相关支持政策出现较大变动,可能在短期内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公司造成影响。
未来中长期内,“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汽车都是国家战略层面大力支持的领域。在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亟待改善,2021年和2022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分别为13.4%和21.0%,离“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未来充电站、充电桩、换电模式等配套资源将进一步健全,其他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措施也将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在中长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