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

2023年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容量分析预测及重点企业竞争战略研究咨询

2023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容量分析预测及重点企业竞争战略研究咨询

 

(1)细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血管介入市场:2017年至2021年我国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变动情况如下:

2017-2021年中国血管介入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整体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2021年中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432亿元,同比增长3.35%。虽然受2021年冠脉支架全国集采影响,中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血管介入市场格局的变化,行业增长点从心血管介入市场向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转移,我国的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2年》统计,心血管介入器械是血管介入器械中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其中冠脉支架是最主要的心血管介入器械,约占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份额的55%。2021年,冠脉支架纳入国家层面集中带量采购,冠脉支架价格大幅下降,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市场规模受到较大影响,较2020年同比下降14.73%。冠脉支架的市场规模虽有所下降,但随着“介入无植入”治疗理念的提出,预计未来药物球囊、乳突球囊等创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心血管介入市场的发展。

从脑血管介入器械市场来看,根据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国民的首要死因,患病达1,480万人,且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脑血管介入是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提升,脑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2021年脑血管介入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82亿增长至104亿元,同比增长26.83%。

从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来看,我国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众多,是冠心病患者和脑卒中患者的数倍,未来外周血管介入的市场空间仍存在较大的增量。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2年》统计,2021年中国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规模为137亿元,同比增长22.32%。此外,现有外周血管介入器械仍以进口为主,未来随着国产产品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显现,国内企业或有望凭借性价比打开增量市场,治疗渗透率的提升有望进一步加速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增长。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从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细分市场来看,以心血管介入器械中的主要产品冠脉支架产品为例,2019至2021年,发行人销售的冠脉支架产品数量及当期全国冠脉支架用量的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9至2021年,发行人销售的冠脉支架数量占当年全国冠脉支架使用量的19.39%、23.33%和28.73%,发行人销售冠脉支架的数量占比呈稳定上升趋势。

从神经介入(脑血管)医疗器械和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来看,发行人在神经介入器械和外周介入器械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并占有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2019年至2021年,发行人在上述两个细分产品领域中的平均市场份额分别维持在14.65%和9.45%,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3)主要竞争企业分析: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呈现逐步集中的趋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年》,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嘉事堂、国科恒泰等均为国内医疗器械流通行业领先企业,其中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嘉事堂均为药械综合型的流通企业。主要企业收入对比情况如下:

 

1、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成立于2003年,2009年9月在香港上市(1099.HK)。国药控股现已成为中国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龙头分销商和零售商。2018年国药控股收购国药集团旗下医疗器械分销业务,并将下属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全部整合进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拥有超过150个医疗器械物流网点,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335个地级市。以医疗器械贸易流通为基础,国药控股还提供医疗器械综合服务,建设医疗器械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打造行业标准。

2、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07.HK)于1996年由原医药管理局改制而成,目前已成为国内第二大的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最大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上海医药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通过控股子公司直接覆盖全国24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覆盖各类医疗机构超过3.2万家,零售网络分布在全国16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零售药房总数超过2,000家。

医疗器械板块已成为上海医药增长新引擎,2021年,上海医药累计引进超过8,000个新产品,同时上海医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挑选不同品类中的龙头供应商作为目标进行业务合作,梳理品种资源,加大与药物业务的协同效应。

3、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3320.HK)于2007年在香港正式成立,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医药公司,位列行业前三,主要从事医药研发、制造、分销及零售等业务。

华润医药是中国领先的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华润医药大力推进医疗器械分销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已在17个省份建立独立医疗器械公司,聚焦专业产品线发展和服务模式打造,重点发展介入、IVD诊断试剂、骨科、设备、综合耗材等产品线。

4、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分销与供应链服务、总代总销与工业自产、数字零售、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医疗健康与技术增值服务。2010年11月,九州通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00998.SH)。

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已覆盖1.15万家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客户,17.76万家连锁及单体药店客户,17.47万家基层及民营医疗机构客户。器械业务方面,九州通经营307个品规的高值医用耗材及IVD产品。

5、国科恒泰(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科恒泰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分销和直销业务,并提供仓储物流配送、流通渠道管理、流通过程信息管理以及医院SPD运营管理等专业服务。

国科恒泰目前已与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雅培、史赛克等110多家全球知名器械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获得近200条授权产品线。国科恒泰业务覆盖全国,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近百个仓储点,可支持2小时内覆盖全国80%以上三甲医院的配送需求。

6、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嘉事堂成立于1997年,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下属企业。1998年确定医药经营为其主营业务,经多年发展于2010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002462.SZ)。

嘉事堂的主营业务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产品,为二三级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连锁零售终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2011年,嘉事堂开始开展高值医用耗材业务,主要销售心内、外周、神经科、骨科、设备、消化科、体外诊断试剂等23大类产品。平台业务品牌涉及美敦力、微创集团、雅培等。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3、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持续整合、集中度日趋提高:近年来,随着耗材零加成和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的实施,终端医疗机构控费增效的诉求愈发强烈,传统的医疗器械多级经销模式中,终端医院需管理向医院供货的众多流通商,管理效果差、成本高,整体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终端医院提质增效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终端医院开始精简合作流通商的数量,寻求医疗器械的集中配送,即少数几家流通商为医院供应全院所需的器械产品。此外,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也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限定纳入供应目录的相同或相似功能医用耗材供应企业数量。大型医院对所需器械、试剂施行集中采购与配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地区实施供应商遴选和器械的集中配送,如深圳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同类同质产品目录的供应商不超过5家;珠海市2018年度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的集中配送由3家流通企业负责;山东省齐鲁医院、山东省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等多家医院实施全院、单科室或多科室耗材打包集中配送。终端医疗机构的器械集中配送和供应商遴选制度进一步加速了医用耗材流通行业的集中。

另一方面,集中带量采购及“两票制”等政策简化了医疗器械的流通环节,压缩了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传统多级经销的流通层级逐渐趋于扁平化,器械流通行业整体向集中化发展,上游生产厂商倾向寻求终端服务范围广、实力雄厚的大型器械流通商合作,通过销售和渠道的集约化运营降低其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此背景下,拥有广泛市场覆盖、高效管理能力和高质量服务的规模型器械流通企业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化、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巩固其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利用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降低产业链整体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能。

(2)信息化在流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医用耗材品种和规格繁多,传统人工管理方式管理难度大,错误率高,管理效率低下,产业链上下游面临诸多管理难点,例如在传统模式下,生产厂商对下游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器械使用情况掌控程度低,下游的产品库存、使用信息反馈慢,生产厂商对渠道和市场的控制力差。同时,因高值医疗器械并无统一标准,产品从厂商生产至终端医院使用的各个环节中数据收集困难,数据质量低、数量少,监管机构对高值医疗器械的监管难度大,无法满足医疗器械流通过程可追溯的监管要求。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及信息化管理理念在器械流通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帮助实现了医疗器械的精益化和可追溯化管理。借助信息化管理,上游生产厂商可及时了解下游流通环节中的产品库存、终端医院的使用情况等,帮助生产厂商及时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可帮助经销商降低库存压力和采购成本。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信息系统的使用可提高分拣、配送的速度和准确性,配送过程的物流信息可视、可控,减少了配送产品丢失的情况。此外,信息化的管理可实现医疗器械从生产厂商至终端医院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提升流通环节中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帮助监管机构实现对医疗器械流通的有效监管。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