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

2023年中国铟行业产量、需求量现状分析及下游细分应用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中国铟行业产量、需求量现状分析及下游细分应用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铟属于稀散金属,因其具有可塑性、延展性、光渗透性和导电性等特点,而以化合物、合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目前,铟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平板显示领域,包括ITO靶材及新兴的铟镓锌氧化物(IGZO)靶材,占全球铟消费量的80%;其次是半导体领域、焊料和合金领域、太阳能发电领域等。生产ITO靶材对于铟的纯度要求一般在4N5及以上,生产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于铟的纯度要求则更高,一般在6N及以上。

2022年中国铟产品下游应用比重分析

图片1.png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铟主要来源于原生铟提炼和再生铟回收。铟以伴生金属分散在其他元素的矿物中,例如闪锌矿、方铅矿等。因此,原生铟主要是在加工提炼其他金属矿物时作为副产物产生。原生铟的生产主要来自中国、韩国、加拿大等地。再生铟主要通过回收靶材余料、生产工艺尾料和含铟电子产品等加工而成,再生铟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全球铟资源5万吨,可开采储量2万吨,中国储量占全球72.7%,以2022年全球原生铟产量计算,全球可开采铟储量仅能继续开采22年左右。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铟产量约2,000吨,其中再生铟1,100余吨,其余为原生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264-2012),高纯铟界定为扣除规定杂质后余量不低于99.999%的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363-2009),高纯氧化铟界为扣除规定杂质后余量不低于99.99%的氧化铟。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十四五”铟行业市场发展态势监测及竞争战略预测报告(2023版)

2)铟的产业链介绍分析:铅锌冶炼厂在冶炼主金属过程中会将铟作为副产物综合利用回收,并通过冶炼制取粗铟;再生铟回收厂通过将回收的尾料还原制取粗铟;粗铟经进一步精炼提纯后形成精铟(纯度在4N-4N5);根据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精铟经高纯化处理后形成靶材用铟(4N5-5N)、高纯铟(5N以上)或经过氧化处理形成高纯氧化铟(4N以上)。

精铟可直接用于生产焊料及合金;高纯度氧化铟可用于生产ITO靶材及IGZO靶材等;高纯铟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并最终应用于光通信、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铟行业产业链分析

图片2.png 

3)铟行业运行现状及前景分析:2020-2022年,全球精铟产量分别为1,879吨、1,920吨和2,012吨,基本维持稳定,其中原生铟产量分别为834吨、904吨和897吨。中国作为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原生铟产量分别为404吨、429吨和442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

2020-2022中国及全球铟产量分析

图片3.png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现阶段全球铟需求量在1,700-1,800吨/年,供需关系整体平衡。由于ITO靶材提供商主要系以三井金属、KVMaterialsCo.,Ltd.、ANP等为主的日韩企业,全球铟消费地亦以日韩为主。随着ITO靶材国产化率逐年提升,以及铟在光伏异质结电池及化合物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扩大应用,全球铟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我国乃至全球铟的需求预期仍有稳定支撑。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精铟消费量约为1732吨,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2000吨。

近五年来,中国铟价格于2018年内达到顶峰,并于2020年初跌至低谷。原因主要系受需求端持续放量推动铟价上涨,后因产能扩张,供给量上升,铟价逐步回落;2020年后由于全球面板显示行业回暖,下游需求增加铟价格逐渐回升,但随着产能扩大,价格又在2021-2022年间冲高回落,市场回归理性,随着ITO靶材生产的拉动和光伏电池及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铟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4)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从全球市场格局来看,海外市场高纯铟及其氧化物加工起步较早、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Dowa、Rasa等行业领先企业。此外,由于高纯精深加工产品下游用户多集中于欧美、日韩地区,海外该类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一定程度具备铟及其氧化物的精深加工能力。在本土市场,由于我国具备原生铟资源优势,国内部分锌冶炼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展出一定的铟及其氧化物的精深加工能力,但其铟产品的纯度一般在4N左右,无法完全满足下游产业对电子级铟材料的需求,故国内亦存在一定规模的单独从事金属精深加工的企业。目前国内外生产及加工4N以上电子级铟产品的主要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图片4.png 

图片5.png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