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年全球及中国线性驱动系统市场容量发展预测研报(含地区占比趋势及企业竞争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中国连续流装备行业企业竞争力、区域运行分析及前景展望(2024版)》
《中金企信发布市场预测: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竞争激烈,其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024-2030年中国破岩工具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磁悬浮鼓风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采煤机市场产业链供需结构分析预测报告-全球及中国(2024版)》
(1)行业发展现状:线性驱动(Linear Actuator),又称线性致动器、电动推杆、电动缸等,是一种将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与配套的控制设备一起构成了线性驱动系统。
按照用途不同,线性驱动可以分为工业级线性驱动和消费级线性驱动。与传统的液压、气压驱动产品相比,电动的线性驱动系统具有低污染、安全性好、精确度高、安装便捷等特点,在低频低载荷的工业应用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也能够作为众多下游消费级终端产品的核心配件。线性驱动产品起源于欧洲地区,最早应用于农业机械以提升农业效率。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与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线性驱动系统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同时欧美等发达地区居民愈发注重生活品质,线性驱动产品也开始逐渐应用于医疗、家居、办公等消费级领域。在这一产业趋势下,丹麦LINAK、美国THOMSON等国际知名线性驱动制造商除了继续巩固在工业级产品的领先优势外,也开始拓展消费级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的销售市场和覆盖区域也从欧洲向美国、亚洲等世界其他地区扩展。
我国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始于21世纪初期,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行业整体尚处于开拓期。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厂商在多项产品的性能方面已经基本与国际厂商持平,但由于国际厂商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相对来看国内厂商规模较小、品牌知名度较弱,国外厂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高。以捷昌驱动、凯迪股份、豪江智能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在智慧办公、医疗康护、智能家居等消费级细分应用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持续拓展工业级应用场景。
目前,线性驱动行业仍然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发展行业。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电动直线推杆市场总估值为205亿美元,未来十年(2022年至2032年)全球电动直线推杆销量预计将会以5.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43亿美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自动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居民消费更加青睐于智能化产品,线性驱动行业的应用领域还会不断拓宽,市场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下游行业发展现状:为了满足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需求,线性驱动产品一般呈现出定制化、差异化的特点,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状况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典型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发展概况如下:
①工业机器人行业: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控制的、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机械执行系统,能够借助编制的程序处理各类工业自动化任务。工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物料加工机器人等。线性驱动系统能够帮助机器人实现升、降、推、拉等各种线性动作,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
随着国内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与工业自动化的持续推广应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3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55.31万台,同比增长5%,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29.03万台。IFR预测,2023-202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202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有望达到71.8万台。未来,工业机器人将会继续向着智能化、精细化、柔性化、平台化等方向发展,也给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②工程车辆/特种车辆行业:线性驱动系统可以应用于工程车辆与特种车辆行业,中低负载的电动推杆可以实现引擎罩升降、台阶和踏脚板调节、座椅和方向盘位置调节等功能,提升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高负载的电动推杆可以用于驱动臂式装载机和挖掘臂等大重量功能设备。工程车辆是指用于执行房屋建筑、道路施工、矿山开采、水利工程等工程任务的专用车辆,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压路机等。工程车辆行业的市场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相关性较高。
近年来受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万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增速为5.9%。考虑到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总体存量规模仍然较大,工程车辆需求仍具有市场潜力。特种车辆是指针对特定的需求和行业而定制功能的车辆,包括消防车、救护车、扫地车、安防车、电力维护车、排水抢险车等,行业发展受到应急响应与救援需求、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环保意识变化等因素的综合驱动。根据市场调研机构中金企信数据,全球专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031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205亿美元,预测期复合年增长率为3.16%,其中亚太地区将会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③农用机械行业:农用机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建设机械、耕作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线性驱动系统作为农用机械的基础零部件之一,可用于多款终端农用机械,包括插秧机档位刹车控制、温室顶棚开合、灌溉系统阀门控制、牲拦门与饲喂设备控制等。当前农业机械行业正朝着大型化、高端化、电动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农业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机械化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使用率相对较低。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国家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拉动农用机械产品的需求,进而间接带动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
④太阳能发电行业: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各国重点开发和利用的新兴能源之一。太阳能发电行业主要包括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两种类型,两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我国也积极到投入光伏、光热发电项目的建设中。在光伏发电领域,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2050光伏发展展望》预计到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量规模将达到730GW,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在光热领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GW。
2019年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新疆首个光热发电项目新疆哈密50MW熔盐塔式光热项目并网发电,2021年起实现全容量满负荷运行,1万余面巨蜥式定日镜聚光于220米高的集热塔,年发电量近2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6万余吨。2022年中控太阳能青海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年度实际发电量超过年设计发电量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线性驱动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光伏支架、光热支架等太阳能支架中,特别是应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系统。由于太阳的照射角度每一时刻都在变化,传统的固定式光伏板存在一定局限。跟踪支架系统能够根据太阳的运动轨迹与实时方位,自动发出指令控制电动推杆等支架组件调整面板角度与方向,实现常态天气下太阳能的最优化利用以及恶劣天气下对光伏面板的保护。光伏跟踪支架一般可以分为单轴跟踪支架和双轴跟踪支架,单轴跟踪支架一般只能沿水平方向转动,双轴跟踪支架可以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调整。
我国太阳能支架的市场规模较大,但由于技术不完善、成本较高等原因,目前跟踪支架的渗透率还比较低,仍以固定支架为主。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CPIA)的数据,2020年我国光伏跟踪支架市场渗透率仅为18.7%,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渗透率。目前光伏行业整体装机量放缓,市场规模增速有所减慢,但是跟踪支架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我国光电、光热项目扩建,以及跟踪支架产品技术进一步提升,太阳能跟踪支架将迎来增量扩张与存量替换,仍有较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⑤医疗设备行业:在医疗行业,线性驱动系统可以应用于医院、养老院、治疗中心等医疗康护场景,具体包括电动轮椅、医疗床、护理床、移位器、牙科椅、牵引床等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可以借助电动推杆实现升降、倾斜、推拉等功能,让病患的移动更加便捷,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靠近病患并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我国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全球及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345亿美元,2032年达到4,745亿美元。其中,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到4,509亿人民币,预测期(2021年-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67%,2032年将达到6,535亿人民币,预测期(2025年-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44%。
⑥智能家居行业:线性驱动系统可以应用于室内、室外、生活、睡眠、卫生等居家环境中,结合物联网等控制技术,将原有的家居设备升级为易于使用、安全性更高、更加舒适、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智能家居设备,提高居家生活质量,包括遮阳设备、升降沙发、升降家居床、按摩椅、升降桌椅、智能厨房电器等。
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便捷的生活理念普及,智能家居行业市场也处在快速增长当中。根据市场调研机构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测算,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791.6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30年将以27.0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①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线性驱动系统作为机械设备中的基础部件之一,未来将会在更多场景中实现应用。除了传统的机械制造外,线性驱动系统也可以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军工设备、光伏光热、医疗器械、智能家居、智慧办公等新兴领域。多样化应用将为线性驱动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机遇,行业内企业也会加强与其他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②产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线性驱动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整合先进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自动化算法,电动推杆产品将具备更为灵敏的运动控制能力,自主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和工作流程,实现智能运动控制和高效自动化应用,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和价值。
③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焦点: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未来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包括定制化需求响应、关键工艺技术、产品质量保障等。国外跨国公司进入行业较早,在专利技术上获得了先发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壁垒。未来在全球化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国内厂商需要在技术创新领域与国外跨国公司直接竞争,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