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不锈钢阴极板行业市场监测调研及头部厂商占有率排名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中金企信发布:电磁屏蔽材料行业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2024-2030年电磁屏蔽材料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战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及中国电线电缆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建议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光学材料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及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析报告(2024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不锈钢阴极板行业运行现状:在不锈钢阴极板出现之前,铜电解精炼采用始极片工艺,即阴极板采用薄铜片制成,又称始极片。始极片制作过程繁琐,且垂直度差、导电性能不佳。永久不锈钢阴极板省去了始极片工序和始极片的剥离、加工设备,从而缩短了阴极铜的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且阴极板良好的垂直度、剥离性能和可重复使用性,为电解工艺向高电流、高电效、高产能和高度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锈钢阴极板用于铜电解技术最早是由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公司汤斯维尔精炼厂于1978年研制成功投入生产的,称为艾萨(ISA)电解法(即铜包钢结构阴极板);我国最早引进该技术的是江铜贵溪冶炼厂,该厂也是国内最早使用永久不锈钢阴极板的冶炼厂。1986年加拿大鹰桥公司KiddCreek冶炼厂也开发出了另一种不锈钢阴极板生产工艺(即钢包铜结构阴极板),成为Kidd法。铜陵有色下属金隆公司采用的就是此工艺。后续2005年后奥图泰开发的另一种钢包铜结构不锈钢阴极板生产工艺,我国的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公司一期项目采用的就是此工艺。
EPCM公司制造不锈钢阴极板已经20多年了,该公司成立于1980年,最早是向加拿大鹰桥公司提供阴极板,也就是Kidd法的制造厂家。由于鹰桥公司于2006年被XSTRATA收购,双方未能达成合作协议,于2007年终止合作,于是开始自主开发了EPCM工艺。
2、行业市场规模:目前,由于国内不锈钢阴极板品种供应原因,国内市场基本采用“钢包铜”不锈钢阴极板。与国内市场格局不同的是,海外市场更为青睐具有更好导电性能的“铜包钢”不锈钢阴极板,其对“铜包钢”不锈钢阴极板的需求远大于“钢包铜”不锈钢阴极板,特别是澳大利亚、智利、日本等国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主要应用“铜包钢”不锈钢阴极板。2021年国内阴极板市场规模为22.97亿元,昆工科技阴极板市场占有率为5.71%,三友科技阴极板市占率为9.6%,为国内阴极板领域龙头。
3、未来发展趋势:治金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其产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治金专用设备制造业是治金工业的配套行业,属于典型的下游需求驱动型行业,其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下游冶金行业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及有色金属生产国,成为推动全球冶金专用设备市场繁荣的主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汽车、造船、建筑、石油化工、核电能源、油气输送等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飞跃发展,带动了冶金行业的发展,进-步拉动了冶金专用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冶金行业内对环保、节能的要求提升,促进了不锈钢阴极板工艺的大力发展。
不锈钢阴极板相较于传统阴极铜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流程短、电流效率高、能耗低、阴极铜质量高等优点。目前国内新建铜电解工序大多采用不锈钢阴极板工艺,随着有色金属行业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要求,不锈钢阴极板在铜精炼企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发展态势将逐步代替传统始极片生产工艺。特别是中铝整合了长沙有色设计院、云南铜业等公司组建了中国铜业公司,并致力打造国内第一的铜冶炼企业,而后东南铜业、赤峰云铜等项目相继展开。加上一些老旧系统的升级改造和杂铜回收项目的兴起,促使铜冶炼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不锈钢阴极板、剥片机组等装备去进口化趋势较为明显,依赖进口设备的时代已经过去。
(1)设备及工艺的高效自动化、智能化: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力成本高企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高质量、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有色金属精炼设备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优秀的生产企业将来需配备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检测装备,实现精炼设备的连续性生产以及智能检测等,以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向系统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工业4.0的推行,“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成为趋势,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将深度结合,智能工厂研发、销售、采购、生产、物流、财务和信息系统等将进一步融合协作,国内外分工协作将进一步深化。有色金属精炼设备制造上下游行业协作将进一步融合,零部件和普通设备生产商必须加入集成装备制造体系,部分材料和机组设备产品制造必须融入下游工厂车间整个生产系统之中,生产流程相关设备之间的智能协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成套智能系统集成装备需求将会迅速增加。
(3)工艺和阴极材料的节能化:绿色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税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21-2025年)》等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制造业向节能、环保、绿色循环方向发展。现阶段,有色金属铜精炼电积工艺与电解工艺相比,电耗较高,约2000kW·h/tCu。但随着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意识逐步提高,电积工艺将朝着降低电能消耗、提高电能效率的方向发展。得益于材料科学的发展,新的阴极材料能够在更高的电流密度下生产高纯密度阴极铜,有效降低吨铜电能消耗,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硬件、软件、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发展,有利于完善精炼车间的管理,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精炼车间对劳动力的需求。
(4)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不断延伸:优秀的企业应不止是一个被动的合格产品提供者,更应深挖客户需求,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将产品和服务向前后端延伸,如在产品前期设计开发阶段就融入客户需求因素,量身打造最适产品,将产品价值链向售前扩展。同时,产品配套及售后服务(如产品后续检测、维修保养等)的跟进也是大势所趋,如不锈钢阴极板和设备在日常运行中会经常发生损伤,从而影响精炼铜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现阶段大部分冶炼厂的维修保养活动由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和第三方小规模维修企业解决,时常出现检查、保养不到位的情况。精炼设备厂商对设备了解更深并且配有专业技术团队,能更好地承担精炼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