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自主品牌车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环境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2024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2024-2030年eVTOL飞行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2024-2030年智慧交运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
《2024-2030年轨道交通减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主品牌车企发展势头强劲:199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其中第四十八条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股票上市的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股份公司对外出售法人股份时,中方法人之一必须相对控股且大于外资法人股之和。因此,早期海外车企均通过设立合资与合营企业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凭借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早期承担主导地位,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前期主要依靠低价优势获取中低端购买力中的首次购车家庭客户来与合资品牌竞争后,以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逐渐崛起。2011年-2017年期间,随着首批购车家庭进入增换购时期,消费升级下更高价位的合资品牌被消费者所青睐,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规模虽然仍在增长,但市场占有率一度走低,由2010年的46%下降至2014年的38%。后续随着SUV热潮的兴起,SUV首购需求激发,自主品牌车企成功把握住热点机会,快速推出经济型SUV车型,重新占领SUV增量市场,2017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重新反弹至44%。
2018年-2020年期间,在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宏观背景下,合资品牌不断加大SUV新产品投入,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自主品牌性价比优势降低。同时,2019年下半年“国六”标准提前实施,进口、合资品牌汽车提前申报多款满足国六标准的车型,在市场上占据明显的先发优势,挤压自主品牌市场空间。受前述因素影响,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自2018年起经历了连续3年的下滑,降至2020年的38%,自主品牌走向技术、品牌升级道路。2021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全面推动品牌向上,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外优势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并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通过与智能网联加速融合占据了先机,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超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叠加对中国市场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本土供应链优势的依托,2021年我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强势增长,较2020年同期相比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44%,创近十一年以来的新高,接近历史最好水平,高于日系、德系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总和。
2022年,自主品牌车企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更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至50%,上升5.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已形成新技术应用多、技术配置高等品牌特征,不断满足消费者升级的需求。
2023年,随着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夯实、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设计和制造品质加快提升、品牌向上取得新进展,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市场份额达到56%,上升6.1个百分点。
在汽车出口方面,受国际市场恢复、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等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表现出色,从2021年4月份以来多次刷新历史记录,年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实现了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突破。2022年,由于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我国汽车出口进一步突破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2023年,受俄罗斯、墨西哥为代表的境外国家汽车需求激增、自主品牌燃油车竞争力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持续提升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数量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8%,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迈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2013-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自主品牌车企结合自身优势,确立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并凭借多年的积累和持续不断地资金投入,实现了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和关键技术的积累,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市场份额持续提高,而以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为代表的传统优势合资品牌则受新车型推出缓慢、老车型竞争力下降影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名的整车厂中,包括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6家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分别从2021年的447.52万辆、21%提高至2023年的1,007.80万辆和39%。
单位:万辆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自主品牌车企表现更为强劲。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我国车企成功在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多项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整车方案方面实现技术超越,完成了对日系、德系、美系、韩系等汽车品牌的弯道超车,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引领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2023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已达到64%,排名第一。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整车企业中,自主品牌占据八家,合计市场份额达62.20%。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