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1980年代初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重大改革,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政府每年都会出台“一号文件”,对农业政策加以调整。可是,现有农业政策看上去都非常完美,但在现实执行中,政策之间存在冲突,矛盾重重。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传统上来讲,中国的农业政策包括五个目标: (1) 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即保障中国的粮食的自给率;(2) 增加农民收入; (3)维护农村稳定; (4) 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农村美好环境; (5)维护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中国拥有21亿亩耕地,户均9亩左右。虽然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5%,但是还有6亿多农民居住农村,实际上仍有8亿多人口不能享受城市社会保障,农业仍然是他们的最终保障。同时,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所剩无几,劳动力工资在不断上涨。
即使农村存在大量的土地流转,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也无法改变;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老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也无法逆转。 要想同时满足以上5个政策目标,在中国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如果要制定合理的中国农业政策,就必须要对上述的5个目标进行权衡,弱化一两个政策。
在中国所有农业政策体系里面,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自给率一直是农业政策的核心。这很容易理解。古语云:无粮不稳。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自己的粮袋子不能被外国人掌握在手里。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面对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这样的政策不仅很难实现,而且使得农业的其他功能受到抑制。
中国2015年进口大豆8169万吨,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不算走私,总进口粮食超过1亿吨。国产粮食总量为6.21亿吨,占比为16.7%.。如果考虑到大豆单产只有粮食的1/3,进口粮食所耗土地面积占中国耕地面积的42.7%。中国的粮袋子已经不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了。 全面实现粮食自给已经变得不可能,中国人的粮食必须依靠进口。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研究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6-2021年粮食产业市场发展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