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保卫战,“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曾是让国人倍感自豪的优势资源,而今却略显尴尬。作为稀土大国,中国却并没有掌握稀土的定价权。稀土产业打响价格保卫战多集团限产保价。
中国的稀土出口一直高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正是因为中国稀土出口量长期超出世界需求量,导致稀土出口商恶性竞争,稀土价格非常低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下面看下稀土价格保卫战最新消息。
稀土价格保卫战最新消息:北方稀土保价举措市场不买账
继北方稀土本月12日发布公告限产10%以保价后,稀土价格“保卫战”又有新进展。记者获悉,北方稀土本周再次上调镨钕氧化物指导价1万元,涨幅达4%。此外,市场传闻即将面临收储,或将提振稀土市场价格。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北方稀土指导价下尚未有实际成交。“具体的成交价格与该指导价应该还是有差距,如果低于该价格厂家不出货,以包钢对市场的影响力,对市场还是有一定支撑作用的。”瑞道金属网稀土助理分析师陈瑞瑞告诉记者。
不过,从近两日的稀土期现货成交价格来看,市场对北方稀土的保价举措并不买账。截至27日收盘,渤海商品交易所稀土品种价格均下跌,其中氧化镨钕跌幅较大为5.8%,收报24.3万元/吨;氧化镝微跌0.69%。据统计的稀土主流市场价格显示,27日镨钕氧化物价格在26至26.5万元/吨,较前一日下跌0.5万元/吨。据了解,实际成交价可能不到26万元。氧化镝价格也继续下行,27日交易价格在135至140万元/吨,较前一日下跌3万元/吨。
陈瑞瑞表示,由于之前有一轮价格上涨,从上周四开始部分厂家纷纷出货,货源供给面一宽松,导致现在的市场价格再度下行。更多最新稀土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中国稀土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有色行业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供给端的黑厂私矿体量依然很大,如果国家不加强监管控制,即使六大集团限产收储,整个行业的供需依然过剩,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堵住黑稀土。下游方面的需求依旧受经济下行期影响,“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了,用作磁材方面的稀土价格会好一些。”陈瑞瑞表示。
针对市场传闻的六大集团即将启动收储计划,上述有色行业券商分析师表示,过去几年也都有这些举措,像2013年、2014年收储1万吨出头,可能今年也维持在这个量,收储举措对市场短期内会有正面影响,但长期来看还是需要调整供需平衡。
深度解读:稀土保卫战,中国在全球有多少话语权?
当日本还在极力敦促中国恢复对其稀土出口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在起作用。全球市场上,与稀土相关的企业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热捧,导致稀土价格暴涨。不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现在的稀土价格已经开始充盈着泡沫,不会支撑太久。促使稀土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配额。外媒则报道指中国对日本实施稀土禁运,以报复日本扣押中国船长之后,使稀土价格再次获得提升。
还在2009年时,我国共生产12万吨稀土氧化物,占到全球产量的大约97%,具备绝对垄断地位。另据报道,日本已把与印度和越南合作开发稀土列入日程,加拿大也将成为稀土资源的重要供应国。
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没有话语权
近期以来,日本媒体众口一词地指责中国没有承诺扩大对日稀土出口。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中国控制稀土出口,扼杀日本经济命脉,因为稀土是攸关汽车、手机、航空母舰、巡航导弹等高科技产品的战略物资,控制稀土是扼杀其经济咽喉。
欧美国家也是随声附和。日本驻华大使甚至联合欧美大使对中国施压,要求协调立场,联合要求中国扩大稀土出口。但与此同时,我国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却成倍上涨,但世界各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价格飙涨不置一词。
面对国际社会众口一词的质问限制稀土出口问题,鲜有中国的声音。我国是稀土大国,顶着生产、消费和出口世界第一的帽子,但我国并非稀土强国,没有“稀土定价权”。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工业储量9261万吨,我国稀土工业储量达6588万吨,占全世界的71.1%。而包头一地的储量就达5738万吨,占中国总储量的87.1%。
但是,中国稀土在世界上却不具有定价权。而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大量廉价出口这三大问题造成中国稀土企业普遍没有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当下,稀土这个概念能在政商两界炒得这么热,得益于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问题实质上是个战略金融问题,而不是出口规模大小的问题。
在稀土战略问题上,限制出口并不能扼住西方国家的命脉,更不能以此为目的。西方武器的生产和制造不会有问题,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储备,其他国家扩张稀土生产也会弥补中国减少出口带来的缺口。西方国家看到了稀土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市场,但西方资本目前还无法大量参与这个市场。这种相对稀缺性和暂时的焦虑情绪推动了与稀土相关的资产价格急剧上涨。
实际上,我国控制稀土资源出口只是第一步,在稀土产业的发展上,我国更大的问题来自内部。首先,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我国最大的优势是资源秉赋,但在稀土产业链上基本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应用部分基本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尤其是把稀土用于其他产业时,我们的产业领域和应用模式的价值都很低。
稀土应用的很多专利都掌握在日本等国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极少拥有专利。这是工业能力、产业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问题。同时,稀土争端也是个外交问题,我国必须调整策略,找到应对国际指责的办法。要找到更好的限制开采的理由,诸如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或者邀请指责中国最厉害的外国议员和企业代表,到中国稀土开采地去参观环境毁坏的情况。这不仅让他们了解中国控制开采的正当理由,还可以为资源加价提供支持——这是要计入环境成本!因此,我国要用国际上懂的理由、用国际语言来解释,而不是自始至终只用一种冰冷的外交辞令来应对。
我国已过度开发稀土资源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已严重过度开采。美国、俄罗斯、澳洲都有丰富的储藏量(中国稀土学会估计,俄罗斯稀土储藏量占世界22%,美国稀土储藏量则占15%)。
但是,面对中国卖得比大白菜还贱的稀土,各国纷纷停止开采,将资源留予子孙后代使用。由于中国以白菜一般便宜的低价出口稀土,美欧日已贱价购进了40~50年的战略储备。而中国的储藏量却在近5年间急速下降,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
在资源利用上,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和利用缺乏系统的战略安排,往往形成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乡村企业多头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资源浪费极大。据称,在南方某重稀土产区,稀土资源开采中的浪费量比最后的使用量还多一倍!
为了规范开发秩序,促进稀土资源规模化开发和集约化利用,国土资源部会同各地政府先后开展了多项行动,有效打击和遏制了各类乱采滥挖行为。但是,由于利益驱动和产业结构落后等因素影响,乱采滥挖行无证勘查开采、超指标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各种盗采行为仍然屡禁不止。非法采矿者采用打游击的办法,在15市游动盗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了就跑,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开采秩序,干扰了市场建设,破坏了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稀土开发带来严重环境污染
稀土之所以得名稀土,是因为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而要提取这些微量元素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需要经过许多化学程序、大量用水才能提炼,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性物质。
稀土资源在南方五省(区)广泛分布,采用简单堆浸技术即可开采,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中国的稀土之都——白云鄂博,正遭受乱采滥挖的严重侵袭,地下水严重污染,耕地荒芜、牲畜大量死亡。在包头,包钢选矿厂尾矿坝对于周边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日益严重,且尾矿坝离黄河最近处仅为10公里,尾矿坝的水正以300米/年的速度朝黄河渗透。专家指出,一旦出现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致使尾矿坝决堤,尾矿坝的水流入黄河,严重程度料将远远超过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此事倘若成真,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将遭受灭顶之灾。
为什么中国卖什么什么就跌价,为什么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原因在于经济领域不能自由结社,没有独立的行业协会,而垄断国企又不会细算成本。奶粉行业如此,稀土业亦是如此,这直接导致稀土业的无序竞争。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配额许可证监管,甚至将稀土制作成茶杯玩具,或者当做煤炭废渣出口。中国的稀土开发现状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资源浪费,生产无序、竞争无度……在在都是致命的问题。
同时,国内开采方式极为粗放,对环境的毁灭性破坏极大。我国控制稀土资源的政策缺乏弹性和结构差别。如果“一刀切”控制资源出口,也会限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稀土无序开发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内蒙古草原沙漠化、沙尘暴发生率上升。沙尘暴不仅威胁到首都北京,沙尘也吹到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西方不要无视中国的环境污染和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不要得了便宜又卖乖、无休止地要求中国扩大稀土出口。
笔者认为,我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只是朝利用好资源迈出的第一步。我国还必须考虑到稀土资源的战略金融属性,理顺国内的体制机制,协调好产学研的合作,把国内的稀土产业利用发展好,才能打好这张战略牌。要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升对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开展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打胜我国稀土保卫战的决心与信心。
有业内专家建议,我国控制出口应该“轻重分开”,储量丰富的轻稀土的出口量可以适当增多,而稀缺的重稀土则要从严控制——这既堵住了发达国家的嘴,又保护了最珍贵的资源。